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线菌素23-21属放线菌素类抗癌抗生素,由浅黄色链霉菌产生,该菌从中国福州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采用裸小鼠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两种移植模型观察了放线菌素23-21的作用。放线菌素23—21 50μg/kg,对CNE-27移植瘤和MGc803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8.4%(P<0.05)和68.7%(P<0.05)。肿瘤生长曲线显示,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电镜检查,治疗组瘤细胞可见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提示放线菌素23-21可能有抑制核仁rRNA合成的作用。在有效剂量下,未见重要脏器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自从伴有先天性T淋巴细胞缺陷的无胸腺裸小鼠面世已来,已在实验肿瘤学和肿瘤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其自发性肿瘤却木多见。Rygaard和Poulscn,以及Gershin等较早期各自的观察报道,均曾认为裸小鼠无自发性肿瘤发生。尽管此后国外已  相似文献   
3.
1969年 Rygaard 等首次将人结肠癌成功地在裸小鼠传代移植。此后,各种人癌手术标本、培养细胞及其它动物肿瘤在裸鼠移植成功的报道不断涌现,使之成为肿瘤研究的十分有价值的工具。我们从85年起,将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移植于裸小鼠,建立了人低分化鼻咽癌裸鼠移植模型,同时又将其它数种人癌细胞系相继移植于裸小鼠,进行了人癌转移机制的初步研究。此外还应外单位要求接种了三种人及大鼠的培养细胞到裸小鼠,作可移植性鉴定。现就三年多来所做的九种培养细胞系裸鼠移植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胃癌转移鼠模型的构建及移植瘤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胃癌的“转移鼠”模型,为研究胃癌转移打下基础。方法:将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3细胞悬液先在裸小鼠皮下接种成瘤,再取瘤组织块分别接种到裸鼠的皮下、胃壁上(转移鼠模型),分早(〈20天)、中(20~40天)、晚(〉40天),4个阶段观察移植瘤的生长侵袭转移情况。结果:皮下组移植成瘤率为82.1%(23/28),早、中阶段未见转移,晚期肺转移率57.1%(4/7)。胃壁组移植成瘤率为  相似文献   
5.
泼尼松(Prednisone)又名强的松、去氢可的松,系临床最早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作用。泼尼松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时,多应用长程疗法,长期应用。与此同时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因此长期大剂量应用时要注意合理应用并预防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蛋白和低钙饮食所致大鼠骨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30只3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年龄对照组(control)、极低钙组(VLCD,Ca0.01%)、低钙组(LCD、Ca0.3%)、低蛋白组(LPD、Pr8%)、混合组(Ca0.01%+Pr8%)。3个月后取大鼠左侧胫骨近心端,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LCD和LCD组大鼠骨量均减少,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分别减少57%(P<0.01)和40%(P<0.05),代表骨形成指标如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FR/BV)有增加的趋势。VLCD组骨吸收参数如毫米破骨细胞数量(N.OC/Tb.Pm)增加63%(P<0.05),呈现骨高转化的改变。LPD组大鼠%Tb.Ar减少57%(P<0.01),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不明显,呈低骨转化趋势。混合作用组骨量比单纯低钙、低蛋白组显著降低,动态参数与VLCD组相比呈更明显的骨高转化的改变,与LPD的低转化改变明显不同。结论低钙饮食可使骨量减少并伴有骨转换增加,而低蛋白、低钙饮食使骨转化增加更明显,骨量降到更低。  相似文献   
7.
饲喂不同食物的小鼠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饲喂不同食物的小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 ,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加喂鸡蛋、加喂鸡蛋及葵花子仁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3组小鼠血清中锌、铜、铁、钙、镁的含量。结果 :两个实验组雌、雄小鼠血清中的铁含量水平均对应高于对照组的雌、雄小鼠 ,锌均对应低于对照组 ,锌、铁之间呈负相关。实验B组雌性小鼠的铜、铁均高于实验A组和对照组的雌、雄性小鼠及同组的雄性小鼠。结论 :经常食用鸡蛋、葵花子仁等天然食品 ,可能提高人们特别是妇女体内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 ,有益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1969年Rygaard等首次将人结肠癌成功地在裸小鼠传代移植。此后,各种人癌手术标本、培养细胞及其它动物肿瘤在裸鼠移植成功的报道不断涌现,使之成为肿瘤研究的十分有价值的工具。我们从85年起,将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移植于裸小鼠,建立了人低分化鼻咽癌裸鼠移植模型,同时又将其它数种人癌细胞系相继移植于裸小鼠,进行了人癌转移机制的初步研究。此外还应外单位要求接种了三种人及大鼠的培  相似文献   
9.
采用裸鼠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移植模型观察放线菌素23-21(Act 23-21)的抗癌作用。50μ/kg对CNE-2Z移植瘤和MGHC-803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8%和68.7%。肿瘤生长曲线显示,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电镜观察治疗组瘤细胞可见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提示Act 23-21可能有抑制核仁rRNA合成的作用。在有效剂量下未见重要脏器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活检组织中HLA、EBNA及间质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爱波斯坦-巴尔病毒核抗原(EBNA)、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用单克隆抗体W_6/32(抗HLA-A,B,C)、CR_3/43(抗HLA-DR,DP,DQ)、和T_4、T_8、T_(11),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和用鼻咽癌患者血清以抗补体C_3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癌(25例)及慢性鼻咽炎(10例)活检组织中HLA、T细胞亚群分型和EBNA的表达。结果显示,鼻咽癌癌细胞多有HLA-Ⅰ和Ⅱ型抗原表达,而以HLA-Ⅱ型抗原表达为明显;慢性鼻咽炎上皮细胞表达HLA-Ⅰ和Ⅱ型抗原较弱,与癌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在癌变过程中,存在着HLA表达的异常,体内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可能不能识别带HLA-Ⅱ型抗原的癌细胞,因而使其逃脱了机体的免疫监视。鼻咽癌组织中,癌细胞EBNA呈阳性和强阳性;癌间质中T细胞总数、T辅助、T杀伤细胞数量均减少,证明鼻咽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