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液逐渐处于高凝状态,这是产后止血的重要机制,但是当凝血系统发生障碍时,孕妇处于过高凝状态,则可导致一系列血液黏稠度增高、胎盘血管痉挛、阻力增高、脐动脉血流异常等,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检测孕妇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变化,探讨丹参对妊娠期脐动脉血流异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心律平治疗,研究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观察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药物起效时间、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6.83%,优于对照组的83.62%(P0.05);药物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87.50%(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律平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国外剖宫产率相继由原来的1%~3%迅速上升为35%或以上,其中B超技术的普及[1],麻醉方法的改进,尤其是医院各科间的联系和协调起着重要作用,手术风险大为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故剖宫产率的上升是近代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42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h1次,腹部皮下注射,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5.71%,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57%,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31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784例,妊娠期高血压(PHD)发生率5.4%。妊娠期糖代谢正常孕妇2526例,PHD发生率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妊娠期50g葡萄糖筛查(GCT)(+)的PHD发生率分别为10.9%、3.6%、3.7%,GDM组与GIGT、GCT(+)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患者颅脑创伤(TBI)后早期血清孕酮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男性颅脑创伤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颅脑损伤的程度,其中轻度颅脑损伤21例,中度颅脑损伤32例,重度颅脑损伤25例。动态观察患者伤后12、24、72 h的血清孕酮水平,对不同程度颅脑创伤患者间的血清孕酮变化进行比较。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男性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颅脑创伤患者间的血清孕酮水平变化比较,在创伤后12、24、72 h三个时间点血清孕酮水平均升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升高最明显,其次是中度颅脑损伤,三组呈明显阶梯,即重度>中度>轻度(P<0.05)。观察组在创伤后12、24 h血清孕酮水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至伤后72 h血清孕酮水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改变与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观察预后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应用孕酮治疗颅脑创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种胎儿监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209例孕妇进行胎儿电子监护、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脐血流正常与异常相比,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胎儿电子监护缩宫素激惹实验或宫缩应力试验正常与异常相比,发生围生儿预后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动脉血流测定与胎儿电子监护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电子监护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对预测围生儿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羊水指数(An)法估测为羊水过少孕妇183例(观察组),与同期246例羊水量正常的孕妇(对照组)进行观察,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剖宫产率为55.7%,其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明显升高,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早发现、早处理,以改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6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77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17例采用米非司酮50mg,2次/天,口服,连服3天,18例采用MTX 按50mg/m2剂量单次肌注.观察组42例:23例采用米非司酮口服,19例采用MTX按50mg/m2剂量单次肌注,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平均天数.结果:对照组中MTX、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成功率及血β-hCG转阴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药物治疗成功率及血β-hCG转阴的平均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发挥协同作用,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作为临床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在期待治疗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完整实施期待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97例,按照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29例和不良结局组68例。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血流动力学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良好结局组与不良结局组孕妇妊娠结局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与血常规检测,良好结局组全血黏度[(4.5±0.5)mPa.s]及血浆黏度[(1.58±0.05)mPa.s]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结局组孕妇血小板计数[(193±72)×109/L]明显高于不良结局组,而红细胞计数[(3.8±0.4)×1012/L]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是重度子痫前期实施期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