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中国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研究,考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模式,评价临床药师的干预结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中国临床药师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评价员按照固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结果:共纳入临床药师参与的随机对照试验25篇,干预领域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分泌科、呼吸科、心血管科、抗感染科、肿瘤科。干预方式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药物认知或生活方式干预、患者教育与用药咨询、出院用药与随访、建立医疗团队等项目。药师干预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有效率分别为50%、75%、76%、86%。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提高依从性、认知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药费。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但我国药学服务的模式与评价模式仍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08-10—2017-03-31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化疗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6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名,女性259名,平均年龄(51.33±10.99)岁;乳腺癌化疗后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67.69%)、呕吐(36.15%)、白细胞计数减少(66.54%)、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66.54%)、贫血(57.69%)、疲劳(53.85%)、味觉障碍(40.77%)等。化疗方案对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化疗方案对药物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在化疗方案制定时应注意根据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情况风险对治疗方案与剂量做适当调整,做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的149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患者(试验组),并随机匹配149例同一时期恶性肿瘤非血栓患者(对照组)。用SPSS 20.0软件对2组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14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98例、上肢静脉血栓28例、肺栓塞17例和多部位血栓14例。D-二聚体升高(OR=5.64)、慢性肺病(OR=3.09)、既往血栓事件(OR=12.9)、有创操作(OR=2.72)为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当定期评估血栓发生风险,对高血栓风险且低出血风险的肿瘤患者,应当使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