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对60例给予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形态学检查进行观察探讨。方法12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检查,其中65例患者采取免疫组化检查,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活检结果:60例(48.0%)前列腺癌,63例(50.4%)前列腺良性增生,2例(1.6%)其他炎性病变;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58例(96.7%)结构紊乱,36例(60.0%)细胞学异性,54例(90.0%)浸润;病理分型结果:12例(20.0%)高分化,18例(30.0%)中分化,30例(50.0%)低分化。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能够将其形态学病理变化清晰显示出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的异同。方法 6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均展开胃镜活检,手术后展开外科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1.8%,不一致率为38.2%。在胃癌分化程度诊断上一致率为75.0%,不一致率为25.0%。结论 虽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然而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准确性仍较高,可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全面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范永旗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87-1488
目的:对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胃癌患者75例,收集患者切除癌组织及胃正常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CD44V6、E-钙黏附素,对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中CD44V6及E-钙黏附素阳性率差异显著;CD44V6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E-钙黏附素和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CD44V6阳性表达和胃癌浸润程度与生长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而E-钙黏附素阳性和胃癌浸润程度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与正常胃细胞相比,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有明显差异,二者对胃癌细胞转移和发展过程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关系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2例乳腺肿物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针吸细胞学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针吸细胞学诊断:217例良性肿瘤,345例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227例良性肿瘤,335例恶性肿瘤,诊断总误诊率为9.8%。无一例假阳性报告,25例(4.4%)为假阴性。结论对乳腺肿物患者给予针吸细胞学检查,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经济性以及准确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直肠癌标本获取的淋巴结数对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直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在肉眼观察下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通过脂肪清除术获取淋巴结,对两组患者病理分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转移数、淋巴结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1分期外,观察组各病理分期的淋巴结转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全系膜切除手术之后采用不同获取方法获取的淋巴结数量有较大差异,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密切相关,且与淋巴结获取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