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阶段认知功能的特点及与精神病病理症状的相关性,并研究帕利哌酮的干预作用。方法运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 Stroop 色词测验对满足入组标准的超高危组、首发组及正常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各组的精神病性症状进行评估;评估认知功能与精神病症状的相关性。对首发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CPT、Stroop 色词测验及 PANSS 评分。结果3组 CPT 和 Stroop 色词测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PANSS 总分与 CPT 存在相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CPT 和 Stroop 色词测验得分均明显升高,PANSS 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认知功能缺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疾病的发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一缺损;且精神病性症状愈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愈明显。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退伍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基于广东省第二蒙军医院住院部自2014年8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退伍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退伍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高危人群)和家族史阴性、首发未用药患者及正常人群之间大脑结构形态的差异。方法: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方法( VBM),对满足入组标准的高危组(患者的一级亲属且无精神症状)10例、首发组(首次发病未用药且家族史阴性)10例及正常人群(正常对照组)10名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扫描和 VBM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各脑区灰质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危组左侧扣带回内部和扣带旁回的灰质体积出现显著性缺损( cluster=26 voxel;MNI:-7,-27,30);首发组左侧丘脑灰质体积较小( cluster=580 voxel;MNI:-10,-17,12)。与高危组相比,首发组左侧岛叶灰质体积较小( cluster=1197 voxel;MNI:-38,-16,-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异常与遗传和环境均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流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广东省广州?中山和深圳三地154名11~16岁智力正常,无残疾的流浪儿童为实验组,同时按照流浪儿童的性别比例采用分层取样法选取246位11 ~ 16岁的广州市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选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流浪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 < 0.001),其总分和行为,合群,幸福与满足?焦虑四个分量表得分也均低于当前在校学生组(P < 0.001,P < 0.05)?14 ~ 16岁流浪儿童组的自我意识总分和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四个分量表得分高于11 ~ 13岁流浪儿童组 (P < 0.01或 ≤ 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儿童的自我意识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提高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下早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环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早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组)与同期30例正常体检者(正常体检组),均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进行扫描,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方法分析,对比两组的脑内环路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组脑部左侧颞下回、脑部右侧海马体、尾状核、丘脑ALFF值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组(P <0.05)。精神分裂组后扣带回、顶下小叶ALFF值明显低于正常体检组(P <0.05)。结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测表明,早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往往与患者的纹状体-丘脑-默认网络环路异常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大脑特征分析在诊断老年痴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老年痴呆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血管性痴呆20例,阿尔茨海默氏病20例),选取同期4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比较两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大脑左侧、右侧海马体积均小于对照组,且钩间距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大脑左侧、右侧海马体积较小于对照组,且钩间距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左侧、右侧海马体积和钩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痴呆诊断中分析患者MRI大脑特征可鉴别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氏病,为临床诊断老年痴呆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运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者(超危组)、首次发病患者(首发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每组各20例。结果:3组间连线测试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号编码、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持续操作测验(CPT)成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危组成绩介于首发组与正常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已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并可能随疾病发作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抑郁评分(HAM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评分上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提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常具有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特点。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和改进,症状控制到功能改善越来越得到重视,恢复患者的社会职业功能,使患者回归社会,成为目前的治疗目标…。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thePersonalandSocialPerformancescale,PSP)是由Morosini等开发的用于评估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的量表,国外研究显示PSP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与社会功方面能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老年精神科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采取文拉法辛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采取文拉法辛联合假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MD、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