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PMD)是发生在围绝经期,以情感抑郁、焦虑不安、思维迟缓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PMD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炎症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研究表明中医药干预对于PMD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PMD机制研究以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在中草药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情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UC的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等代谢,与免疫系统以及肠黏膜屏障等的相互作用均影响UC的发生和发展。中草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组成以及代谢产物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效改善UC症状。本文整理了3年来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治疗UC的中草药,总结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抗UC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u蛋白是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过度磷酸化则丧失与微管结合的能力,造成微管解聚、轴突转运障碍,形成Tau聚集体,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导致AD的发生。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Tau蛋白磷酸化来干预AD。主要以Tau蛋白磷酸化为切入点,对干预AD中医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