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新生儿体内胎儿型红细胞破裂,向血液中大量释放胆红素,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即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智力发育异常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BET)虽在世界发达国家临床应用逐渐减少,但从我国对其使用状况来看,BET仍然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快速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现就BET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苏晓谦 《现代保健》2011,(24):124-12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窒息后伴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n=28)患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6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d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19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d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67.9%(19/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血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蒋晓梅  苏晓谦 《广西医学》2011,33(9):1160-1162
目的 比较不同胎龄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将53例NRDS按胎龄不同分为早产儿组(Ⅰ组)和(近)足月儿为(Ⅱ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胸片X线表现、分娩方式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例数明显多于Ⅱ组(P<0....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9):115-115,138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并早期干预,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围产因素占第一位207例(53%),第二位是感染因素75例(19.2%),第三位是G-6PD缺乏症(12.3%),第四位是ABO溶血病(9.7%),母乳性黄疸和...  相似文献   
5.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8):58-59
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7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2)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检测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均下降,对照组患儿的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黄染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5.0%(21/2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2~5d出现黄疸且不退,主要是巩膜、皮肤出现黄染,无其他全身症状,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案为药物治疗加上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可显著加速胆红素的分解、排泄过程,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对来宾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39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呼吸暂停常见于早产儿,并随胎龄降低其发病率增高,在新生儿生后0~7d,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呼吸暂停显著高于感染因素造成的呼吸暂停,而生后≥8d感染因素导致的呼吸暂停则显著高于非感染因素造成的呼吸暂停;如果呼吸暂停发生在近足月儿或足月儿,则提示有原发病史。结论对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应重点监测。及时治疗,减少反复发作避免脑损伤后遗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较沙丁胺醇、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地塞米松组(n=45)和沙丁胺醇组(n=45),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加上地塞米松或沙丁胺醇压缩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沙丁胺醇组总有效率95.6%,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82.2%,沙丁胺醇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沙丁胺醇组用药期间1例(2.2%)心悸,地塞米松组用药期间2例(2.2%)恶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效果显著,用药量小且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来宾市人民医院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黄疸出现时间、血清学检查结果的特点,给予蓝光照射、口服苯巴比妥钠、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血清学监测结果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100%,DAT阳性率41.7%,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86.1%;1例患儿入院时胆红素脑病经治疗后好转,其他35例无发生胆红素脑病;所有患儿光疗后黄疸减轻,无换血患儿;36例均治愈出院,平均光疗时间(50.2±16.5)h,平均黄疸减轻时间(5.0±3.5)d。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查以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率最高,诊断可以此为准,其他试验单项阳性应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诊断,光疗可减轻黄疸症状,重症患儿早期给予丙种球蛋白,重症黄疸期给予人血白蛋白,均可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苏晓谦  蒋晓梅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53+80-53,8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6)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n=36)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酯静脉滴注,对比两者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1例患儿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治疗显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的时间,缩短疗程同时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窒息后伴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n=28)患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26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 d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19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 d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67.9%(19/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血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