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患者男,4岁,体重20k。因癫痫大发作,呛入熟花生米1天入院。患儿出生时因脐带绕颈,滞产,造成缺血性脑病,出生后常发生抽搐,癫痫小发作,大约每天发作5、6次,间断大发作。长期服抗癫痫药,痴呆面容,流涎,四肢软瘫。本次发病因进食熟花生过程中突然癫痫大发作,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呛入整口的熟花生。当时有剧咳,10min后抽搐,咳嗽缓解。第二天来诊,神志清,癫痫小发作,呼吸稍促,无紫绀,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增强。入院诊断癫痫发作并右支气管异物。请儿科会诊控制癫痫发作,使用四联药(卡马西平、丙戊双镁、鲁米那、苯妥英钠)后,癫痫仍小发作,因考虑支气管异物有可能是癫痫持续发作的一个原因,故当日行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2.
胡钦擎 《广州医药》2003,34(6):23-24
目的:为观察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效果。方法:对120例13~82岁声带息肉患者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其中效果满意119例,占99.2%,失败1例,占0.8%。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息肉摘除术,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喉部分切除后的功能重建,传统方法多使用胸骨舌骨肌瓣等作修复材料,但远期效果不理想。目的:探讨用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修复创面并重建发声功能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选择1998—06/2004—05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喉癌患者57例,男56例,女1例;年龄37~78岁,平均60.38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约5个月。方法:对57例喉癌患者,保留患侧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向内翻入至喉腔,以覆盖创面,并重建声带。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变化及卡氏评分。危险性指标: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5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治疗前呼吸道梗阻、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38.9%和98.1%,治疗后分别为1.9%和96.3%,卡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0和70分。未出现近、远期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垂直半喉切除黏骨膜瓣喉重建术操作较容易,创面覆盖好,发声效果满意,对呼吸功能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6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先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开通静脉,然后随机均分为3组。A组:由同一麻醉医师行骶麻,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 mg/kg;B组:由同一术者行局部麻醉,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局麻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mg/kg;C组:单纯用微泵输注丙泊酚加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和氯胺酮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和躁动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3组术中的MAP、HR变化组间、组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比C组少(P<0.05);术毕清醒时间比C组短(P<0.01);躁动评分比C组低(P<0.01);而A、B组无差异(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但以B组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医疗费用低,更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2例择期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复合麻醉组),每组16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于麻醉后、术毕、术后1 d CD3、CD4、CD8及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术后3 d复合麻醉组CD3、CD4、CD8及CD4/CD8接近麻醉前水平[(60.75±4.22)%、(39.65±3.64)%、(25.90±1.17)%、1.57±0.15](P>0.05),而全身麻醉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55.83±5.20)%、(35.15±5.65)%、(23.00±1.03)%、1.47±0.35](P<0.05),两组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8年以来全身麻醉喉显微手术治疗各种声带良性病变452例,其中出现并发症3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6~10岁,ASA Ⅰ级,完全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即静脉泵注丙泊酚加芬太尼并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组(M组)、单纯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组(R组)和静脉泵注丙泊酚加芬太尼维持麻醉组(V组).手术结束时停药,观察麻醉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HR的变化、术毕苏醒时间,采用躁动评分记录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结果 3组的麻醉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HR的变化无差异(P>0.05);R组比M、V组苏醒时间缩短[(7.5±3.2)min比(11.8±5.6) min、(10.3±4.7)min,P<0.05],但术后躁动评分明显比M、V组高[(4.1±0.5)分比(3.1±0.5)分、(3.0±0.6)分]且需药物干预例数多[6例(30%)比2例(10%)、2例(10%)](P<0.01),而M、V组的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行扁桃体切除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或静脉麻醉维持比单纯吸入麻醉维持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单纯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声带各种良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Reinke水肿、声带囊肿等)麻醉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452例声带各种良性病变的患者在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施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观察其麻醉并发症。结果:损伤鼻和(或)咽部黏膜导致活动性出血14例,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心率迅速下降18例,环杓关节脱位3例,声带息肉脱落导致气管异物2例,插管时损伤声带导致声带插管性肉芽3例。结论: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声带各种良性病变安全、可行,关键在于术中的操作,可使麻醉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用于预防术后 PCA 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10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术后均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 PCEM A 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每组 50例。Ⅰ组为格拉司琼组, 组为对照组,进行临床 ) Ⅱ分析。结果 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6.7%,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3.2%,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格拉司琼应用于术后 PCA 能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 PCA 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