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纳布啡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对寒战与牵拉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12例拟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在剖宫产术中对入选对象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待胎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产妇100 mL生理盐水,1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给予观察组产妇0.2 mg·kg~(-1)纳布啡+100 mL生理盐水,1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观察产妇注药前(T_0)、注药后5 min(T_1)、注药后10 min(T_2)、注药后20 min(T_3)、术毕(T_4)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HR)。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寒战、牵拉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不同时间点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和牵拉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纳布啡可有效减少产妇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临床拟诊为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均行术前MRCP检查,其中79例患者术前均行至少1次B超检查,13例行CT检查,应用软件SPSS13.0的Chi-Squares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MRCP与B超、CT对胆道系统结石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100例患者中单纯胆管结石28例,胆囊结石35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37例.MRCP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为90.77%,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为80.56%;而B超和CT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62.0%和69.23%,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8.53%和83.33%.结论 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MRCP更适合于胆管结石,是胆总管结石最理想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经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151例,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为HER-2阳性,并行新辅助化疗,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及意愿选择是否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将其分为单纯新辅助化疗组(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94例,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组(NAC+H)57例,对比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51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NAC+H组患者DFS(P=0.046)和OS(P=0.026)均明显优于NAC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淋巴结状态、术后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MP分级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32、0.018、0.038、0.010)。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两组在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MP分级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该结果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拟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接受5 g·L~(-1)布比卡因6.0 mg、100 g·L~(-1)葡萄糖0.5 mL、右美托咪定2μ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接受5 g·L~(-1)布比卡因6.0 mg、100 g·L~(-1)葡萄糖0.5 mL和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产妇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峰值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产妇在麻醉后寒战、嗜睡、低血压、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等各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和注药后5、10、15 min及手术结束时平均MAP、HR、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峰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27.34±5.91)、(28.58±7.6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确切,可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并缩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峰值时间,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总结乳腺慢性化脓性炎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1例慢性化脓性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23例行乳房区段切除术,39例行乳房肿块切除术,34例行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28例行乳房肿块切除术+坏死组织切除残腔引流术,7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结果 行乳房区段切除术、乳房肿块切除术和单纯乳房切除术的169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行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34例,住院时间4 ~ 20d,平均14 d,经换药后均二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复发8例.行乳房肿块切除术+坏死组织切除残腔引流术28例,住院时间4~14d,平均7d,经换药后均二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复发1例.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短期、中期疗效,并分析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常规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观察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随访1年观察观察组患者术后短期、中期甲状腺结节消退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均较术前升高,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常规组为18.75%,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结节消退率为(18.16±3.02)%,3个月为(50.21±6.37)%,6个月为(65.29±7.12)%,12个月为(89.98±3.62)%。观察组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病变结节的性质与位置三项因素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短期疗效欠佳,但中期疗效可满足治疗要求,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病变结节的性质与位置为其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