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叙述了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优化的数学问题及算法,且以二个实例来说明。分批发酵的最优pH和温度控制可使红霉素生产率提高30%;分批发酵的最优加料速率控制可使赖氨酸产量提高20%。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发酵生产的提高及其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必须以发酵动力学作为理论根据,而菌体(干重)浓度是发酵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在抗生素发酵中,由于复合培养基中往往含有固体物质,菌体干重难以测准,无法了解发酵过程中实际的菌体浓度,妨碍了发酵动力学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的应用,不利于发酵生产的提高和发展。这是一个长期存在面迄今仍未完全获得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Aiba,S.等在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批发酵动力学的过程中,通过测定复合培养基发酵中的菌体核酸浓度,再用从合成培养基发酵测得的菌体核酸浓度与菌体(干重)浓度的比值,将前者换算为菌体(干重)浓度,以解决复合培养基发酵中菌体(干重)浓度的测定问题。Martin,J.F.等在多烯类抗生素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中也指出:在营养期,随着菌体生长DNA急剧增加;在生产期,菌体(干重)增加而DNA维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采用测定含固体成分之复合培养基中总核酸浓度的方法,作为衡量发酵液菌体浓度的标准。文中用可溶性培养基探讨了发酵液菌体浓度与总核酸浓度之间的关系。用总核酸测定法测定了试验菌株产黄青霉STP-6在复合培养基中的总核酸浓度,将此法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装量体积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优越性并根据生产上样品的测定结果,讨论了发酵单位与总核酸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