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62例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手术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腓骨的移位,短缩,旋转移位等畸形进行了纠正,观察组缝合修补三角韧带,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果 62例患者的Mazur评分优50例良11例可1例未见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观察组优秀率93.5%,对照组为67.7%,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踝部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是有效的,三角韧带应该进行人工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2.
恩诺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1,2]。作为动物专用喹诺酮类抗菌剂已广泛用于各种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防止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骨折一期愈合,愈合的时间为(12.2±0.3)周,X线测量尺偏角介于14°~24°,平均为(16.8±2.3)°,掌倾角介于1°~14°,平均掌倾角(7.9±1.1)°,桡骨茎突缩短≤2 mm者为19例,仅1例缩短>2 mm。腕关节活动度:背伸27°~82°,平均为(67.3±1.2)°,掌屈37°~88°,平均为(79.3±1.2)°,尺偏22°~30°,平均尺偏为(23.8±1.1)°,桡偏11°~28°,平均(17.8±1.1)°,前壁旋前为61°~90°,平均(79.8±1.1)°,旋后52°~90°,平均为(76.3±1.1)°,和健侧比较其中握力减弱者7例,腕关节旋转疼痛者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效果满意,适合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感染等情况。结果:23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4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后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41例均获得随诊,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深部感染,无关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1例患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的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体位调节伤口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采用术区持续引流至切口愈合时拔管缝合管口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脑脊液漏现象发生,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2.9±0.8)d,对照组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8.5±2.5)d、(24.3±3.3)d;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脊液漏初期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6.7%,对照组分别为60.0%、40.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术区持续引流至切口愈合时拔管缝合管口方式对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实施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在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L型锁定板内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以及Mazu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也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其中研究组愈合时间为(4.2±0.8)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5±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相比普通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是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用胫骨平台三柱分型,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该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3例,随访时间8~26个月.结果 按Merchant 标准:优7例,良4例,中1例,差1 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运用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采用联合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剂进行质量考察.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物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定后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包合条件恩诺沙星与β-环糊精比例为1:3、包合时间为1.5h、包合温度为60℃,平均包封率为50.01%.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3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选择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42.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髋关节功能评价按Merled’Aubigne标准。异位骨化评价按Brooker分级法。结果骨折解剖复位53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5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56例(88.8%),良3例(4.8%),可2例(3.2%),差2例(3.2%)。异位骨化:I级6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0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结论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入路、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