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3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麻痹性痴呆(GP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杨凌示范区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老年GPI患者82例,随访2年,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34)与预后不良组(n=4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老年GP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病因、体质指数(BMI)及人格改变、情感障碍、记忆力下降、认知与计算能力下降、行为紊乱、眼部症状、头痛、腱反射亢进、震颤、发音不清、脑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治疗情况、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3.161,95%CI(1.374,7.27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OR=3.861,95%CI(1.469,10.029)]、脑脊液白细胞计数[OR=8.449,95%CI(2.168,32.925)]、脑脊液蛋白定量[OR=7.419,95%CI(1.988,27.691)]是老年GP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是老年GP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