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肝脏占位性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点,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进行定性诊断。方法应用1.5T全身磁共振扫描仪对临床发现局灶性病灶的患者110例(其中包括肝脏囊肿29例、51个病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43例、56个病灶,肝脏转移瘤38例、93个病灶)分别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并计算ADC值。结果不同性质病灶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弥散图像及ADC图各不相同。ADC值分别为:肝脏囊肿(2.91±0.35)×10^-3mm2/s,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84±0.16)×10^-3mm2/s,肝脏转移瘤(1.01-I-0.16)×10^-3mm2/s。结论用ADC值量化分析肝脏局灶性病灶并配合弥散及ADC图可以准确地判定病灶的性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形态学特征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MRI图像与术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MRI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 Avanto1.5T磁共振扫描仪;专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于动态增强早期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肿瘤形状(分叶形、类圆形、不规则形)、大小(≤2 cm、>2~5 cm、>5 cm)、数目(单发、多发)、边缘(光滑、不规则、毛刺)及信号强度.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多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规则或可见毛刺征,两者在形状及边缘特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样癌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滑.浸润性小叶癌多为多灶性,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多为单发.乳腺癌的大小在各病理类型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90,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的MRI形态学特征与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乳腺癌MRI形态学特征预测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尚有一定难度,但某些病理类型的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刘辉  时高峰  邵娴  许茜  贾立涛  翟英敏 《河北医药》2013,(22):3403-3404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探讨放疗前后食管癌病变表现弥散示数(ADC)值的变化,从而早期评价放疗疗效。方法收集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7例,分别于放疗前1d、放疗中第1、2、3、4、5周以及放疗后1 d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扫描,测量并计算ADC值。结果 b值分别为(0、600)、(0、800)和(0、1 000)s/mm2时,放疗后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升高(t=-9.046,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后较放疗前ADC值明显升高。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早期评估食管癌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来观察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状态与放射治疗期间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03/2011-03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分别于放疗开始第1、2、3、4、5、6周以及放疗后1 wk行磁共振常规及扩散扫描,测量并计算ADC值.放射治疗结束后,每半年对食管癌患者随访一次,最终随访日期为2013-03.统计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状态与放射治疗期间ADC值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放射治疗前后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第4周开始ADC值和生存状态呈现出在0.05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性.放疗期间第6周和放疗后1 wk的ADC与生存状态在0.01的水平上呈现显著相关性.并且,生存状态与第4、5、6周、放疗后1 wk ADC的相关性逐渐增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 wk ADC值数据的平均值越小时,患者生存的几率越小.结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状态与放射治疗期间ADC值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可以通过监测患者治疗过程当中ADC值的平均值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丽  时高峰  刘辉  翟英敏  周涛 《临床荟萃》2011,26(12):1082-108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 dimaging,DWI)反映的是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情况,可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来研究病变状况。近年来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的应用得到了开展,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