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灵芝孢子粉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多糖转移率为指标,比较布袋包煎和搅拌提取两种工艺;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搅拌提取中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的影响;根据滤液的性状,比较静置取上清液、离心、布袋滤过和板框滤过等多种滤过方法,优化滤过工艺。结果:灵芝孢子粉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30加水至提取罐中,煮至100℃,投料,保温搅拌提取2min,静置24min,取上清液,离心,滤液先通过(5μm滤袋),再板框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醇沉,取沉淀减压干燥,千膏得率为3.26%,多糖含量为25.1%,多糖转移率97%。结论:该工艺可行有效,具有实际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
肾石通颗粒提取浓缩工艺和节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石通颗粒的提取和浓缩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比较逆流提取与传统单罐提取的效果和经济指标;对反渗透膜浓缩与蒸发浓缩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设计,以丹酚酸B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浓度、温度、压力对反渗透浓缩的影响。结果:逆流提取比传统单罐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并且节能、缩短生产周期。在压力1.5MPa、料液浓度10%、温度30℃时能取得较好浓缩效果,反渗透膜浓缩品质量好,其丹酚酸B的保留量是蒸发浓缩的1倍以上,比蒸发浓缩节省一半能耗并节省30%的时间。结论:逆流提取反渗透浓缩工艺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中药提取方法,适合在工业化生产中应用,可节能、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3.
杜松  罗爱勤  刘美凤 《中草药》2012,43(8):1652-1655
现行中药浸膏醇沉工艺中混淆了溶剂和溶液的概念,计算加醇量时没有扣除浸膏中干提取物(溶质)量,将整个浸膏(溶液)当作水(溶剂),导致计算加入乙醇过量,最终的含醇浓度偏高.指出醇沉本质为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中药干提取物的过程,醇沉浓度是指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含醇浓度;同时从体积和质量两方面重新推导了加醇量计算公式.建议根据浸膏中干提取物的量,筛选醇/水混合溶剂的乙醇浓度以及体积,调整制定合适的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肾石通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对木香、丹参、延胡索,聚酰胺薄膜对金钱草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本方法对肾石通颗粒中的木香、丹参、延胡索、金钱草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可用于肾石通颗粒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石通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200 mm×4.6 m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在0.090 4~0.904 0 μg范围内质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8%,RSD = 1.71%.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作为肾石通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桑叶总黄酮不同的纯化工艺,为找到一种总黄酮含量〉15%,简便可行,廉价且适于生产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D101型、AB-8型和JD-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乙酸乙酯萃取法,醇提水沉法,醇提-水沉-醇沉法6种方法对桑叶总黄酮进行纯化,以总黄酮的收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6种方法制备的总黄酮的百分含量依次为:50.3%、48.5%、55.7%、82.1%、10.8%、18.5%,产品收率依次为:2.37%、2.42%、2.28%、0.45%、18.21%、15.93%。结论采用醇提-水沉-醇沉法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桑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石通颗粒的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干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浸膏相对密度、喷雾压力、进风温度、进液频率、风机频率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浸膏相对密度1.18~1.23(60℃),物料温度50℃,进风温度80℃,喷雾压力0.15~0.20Mpa,进液频率15~25Hz,风机频率20~30Hz时肾石通颗粒成型最好。结论:本研究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肾石通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伴偏瘫肢体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肌力变化情况,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出院时Ⅳ级和Ⅴ级所占比率45%(18/40)、20%(8/40)均明显较出院时7.5%(3/40)、0高(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和出院肌力测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肌力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A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成功率达100%,发现脑动脉瘤28例(62.2%),动静脉畸形17例(37.8%),其中1例术后出现头痛加重症状,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和心理护理后,患者头痛症状较前减轻,其他患者未发生不适及相应的并发症。结论坚持对DSA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对造影成功、减少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疗效。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法(消炎痛与生脉饮口服液)治疗85例诊断为小儿神经性尿频患儿,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5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73例(85.50%),2个疗程痊愈7例(8.00%);好转4例(4.70%);无效1例(1.18%)。有效率为98.80%。85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消炎痛与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价廉、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