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罗君花 《中国校医》2021,35(9):700-702
目的 对比分析芬吗通和补佳乐分别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对患者子宫内膜恢复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立即予以补佳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芬吗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宫腔粘连程度、月经、子宫内膜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宫腔粘连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χ2=7.74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9.75±1.24)mm,大于对照组的(8.31±1.06)mm(t=5.583,P<0.01),且观察组子宫内膜状态以A型(75.00%)为主,对照组以B型(64.71%)为主,2组子宫内膜状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1,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7.169,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0%、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05)。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芬吗通的对患者的子宫内膜修复效果优于使用补佳乐,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阶层宫颈癌患者Ki-67的表达、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整理经手术并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1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n=22)、中年组(36~49岁,n=31)、老年组(≥50岁,n=28);整理各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各组患者Ki-67表达水平、肿瘤分类、临床分期、预后等情况。结果青年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中年组和老年组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不规则阴道出血占比明显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占比均明显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而中年组、老年组在出血、白带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宫颈癌组织Ki67表达情况:Ki67阳性青年组9例,中年组17例,老年组15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宫颈深肌层受累情况明显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81例宫颈癌患者Ki67表达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受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不同年龄阶层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加强对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观察,有利于患者临床诊断,为疾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罗君花 《中外医疗》2013,(18):24-25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由于肥胖引起的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引起的比例为21.67%,由于消毒不到位引起的比例为13.33%,由于基础性疾病未预防用药引起的比例为16.67%,由于病室污染引起的比例为8.33%,由于换药拖延引起的比例为5%。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60例感染患者伤口全部愈合。结论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肥胖、手术时间、消毒、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等,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9月至2012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71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364例,作为研究组,开腹手术3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镇痛泵使用例数、排气时间及术后发热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干扰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随访资料,所有病例均无高血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96例为研究组,术中应用缩宫素9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用药前后血压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研究组及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术中用药后15min,研究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45min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小(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罗君花 《吉林医学》2014,(24):5428-5429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上有无差异。结果:镇痛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方式研究组剖宫产率12%,对照组剖宫产率26%,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研究组及对照组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在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