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次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三种病原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蕊  纪凤祥  杨晓云 《天津医药》2004,32(8):502-503
奈瑟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见病原体。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培养法、涂片法及金标方法。培养法特异性最高,但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做到快速诊断,而其它方法的敏感性较差。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489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5例COPD患者、47例对照组(性别、年龄和吸烟史配对)和55名健康查体组的TNF-α+489G/A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对照组及健康查体组携带GA/AA基因型的发生率分别为23.6%、14.3%和9.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OPD组与健康查体组比较,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更易发生COPD(P<0.05).COPD组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P<0.05).结论 在TNF-α+489位点上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可能是发生COPD的一个高危因素,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结构对凝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态壳聚糖及其水溶性衍生物N,O-羧甲基壳聚糖的凝血作用。通过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动态凝血实验,发现低脱乙酰度壳聚糖凝血效果更好。低脱乙酰度壳聚糖能够吸附更多的血小板。固态壳聚糖不能使红细胞发生形变和聚集。壳聚糖表面能够吸附血小板聚集可能是其产生凝血作用的原因之一。壳聚糖羧甲基取代具有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仅可以使红细胞发生叠连,无明显变形和聚集,凝血作用不明显。血液TT、PT、APTT、FIB实验结果验证了固态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不能激活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4.
张蓓  杨晓云  刘蕊  纪凤祥 《河北医学》2006,12(9):835-838
目的:探讨HBV-DNA的检出情况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307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HBsAg( )HBeAg( )HBcAb( )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8.15%(53/54),平均拷贝数为7.56E 06/m l;HBsAg( )HBeAb( )HBcAb( )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7.78%(15/54),平均拷贝数为3.79E 05/m l;HBs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1.18%(31/34),平均拷贝数为2.85E 05/m l,小三阳组HBV-DNA阳性检出率及拷贝数均低于大三阳组,且与大三阳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HBs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6%(1/63),平均拷贝数为1.13E 08/m l;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6.67%(1/6),平均拷贝数为3.00E 04/m l;HBsAb(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2.50%(4/32),平均拷贝数为3.00E 05/m l;HBsAg(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0(0/2);HBV-M全阴性组HBV-DNA检出率为1.61%(1/62),平均拷贝数为2.75E 05/m l。结论:HBV-M阴性患者仍有HBV-DNA阳性者,因此在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指导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支原体鉴定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对临床诊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近年来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共616例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标本进行支原体鉴定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16例疑似标本检出254例阳性,感染类型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且感染者以中青年为主。对支原体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美满霉素(MIN)、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克拉霉素(CLA),以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的耐药性最高。结论支原体感染类型不同,耐药性多变,临床诊疗工作中应重视其鉴定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HBV-DNA与乙肝二对半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及乙肝二对半结果,以便为研究乙肝二对半的不同模式与病毒复制、传染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乙肝二对半及HBV-DNA.结果被试者HBsAg阳性 HBeAg阳性 抗HBc阳性及HBsAg阳性 抗HBc阳性的HBV-DNA的阳性率与HBsAg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及抗HBs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HBeAg与HBV-DNA的存在呈正相关.HBeAg阴性不代表没有乙肝病毒的复制.抗HBs阳性的少数个体,仍存在乙肝病毒复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白内障并非罕见,但国内报告很少,我们科收治13例,报导如下。临床分析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5例。男:女为1.6:1。年龄最大32岁,最小8个月,平均10.1岁。双眼12例,单眼1例,共25只眼。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壳聚糖醋酸生理盐水溶液及羧甲基壳聚糖生理盐水溶液的凝血作用。在壳聚糖醋酸生理盐水溶液作用下,红细胞发生聚集和形变,而且低脱乙酰度现象明显,分子量在10^5~10^6范围内影响不十分明显;羧甲基壳聚糖不能使红细胞在低相对离心力下发生沉降,仅有部分叠连现象;而壳聚糖则不能使红细胞发生聚集和形变。血液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验证了壳聚糖、壳聚糖醋酸生理盐水溶液以及羧甲基壳聚糖均不激活凝血因子,且脱乙酰度、分子量以及取代基对这些指标也没有明显地影响。动态凝血实验发现低脱乙酰度壳聚糖能够更好地使血液凝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