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TPA-CaNa3 (促排灵-235)、DTPA-ZnNa3(新促排灵)和喹胺酸为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促排药物。三药对小鼠致畸作用试验中观察到,DTPA-ZnNa3在人常用剂量100倍和200倍(人常用剂量以1 g/50kg计算)时耒生现对胎鼠的影响,而DTpA-CaNa3、喹胺酸在20倍剂量时对胎鼠已见一些影响,引起活胎率下降、胚胎吸收数增加。所以核素中毒后进行促排治疗时对怀孕妇女应慎用DTPA-CaNa3和喹胺酸,以采用低毒*每DTPA-ZnNa3治疗较为安全稳妥。  相似文献   
2.
S168对放射性锶的促排效果和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络合剂S168(乙酰胺基丙叉二膦酸)对放射性锶有较好的促排效果。肌注S168可使大鼠体内的85Sr由尿排出50%以上, 为相同剂量的BADE和BAI冷尿锣排出量的1.5倍。增加S168剂量, 尿85Sr排出可高达70%, 但延缓给药时间效果降低。S168的促排效果与剥量呈线性关系, Y尿带=4.13+0.078X。S168合用中。(鸡内金)能提高疗效, 呈现两药相加作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S168在小鼠、大鼠和狗身上进行药理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诱导并筛选具有放射耐受性的单克隆肝癌细胞亚株,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抗放射生物学变化构建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放射诱导,分次照射,累积吸收剂量为60 Gy。经细胞克隆筛选、建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同时测定细胞生长特性以及放射敏感性变化与亲本HepG2细胞进行比较,并观察2 Gy照射后细胞内放射相关抗拒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该细胞亚株进行鉴定,定名为HepG2/R60细胞亚株。结果 通过2 Gy×30次分割照射诱导,成功建立HepG2/R60细胞亚株。细胞鉴定结果显示,与亲本HepG2细胞比较,细胞形态不规则,伪足伸展,折光度清晰,细胞间连接较为松散。透射电镜观察HepG2/R60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线粒体丰富,高尔基体发达。细胞生长延缓,倍增时间明显延迟为34.9 h,与HepG2细胞比较,放射敏感性显著降低,放射相关抗拒基因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具有放射耐受性的人肝癌细胞亚株:HepG2/R60。经鉴定与其亲本的HepG2细胞比较,其放射敏感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脏微粒体中3种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肝脏微粒体中CYP2D1/ 2、CYP2C11、CYP1A2 3种细胞色素P 4 5 0同工酶的活性。方法 用诱导剂和抑制剂分别在体内和体外调节大鼠肝脏P 4 5 0同工酶活性 ,并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同工酶底物的特异性代谢产物来计算同工酶活性。结果  3种同工酶底物的特异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度达到了 1.5 ;天内、天间精密度均小于 10 .2 2 % ,天内、天间准确度均小于 14 .95 % ;相关系数都达到 0 .999。在体内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能使CYP1A2、CYP2D1/ 2、CYP2C11活性分别增加 1.3倍 (P <0 .0 5 )、1倍 (P <0 .0 1)和 2 .3倍 (P <0 .0 1)。β 萘黄酮可使CYP1A2活性增加 13.7倍 (P <0 .0 1)。在体外 ,呋拉茶碱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CYP1A2、CYP2C11活性 ;普罗地芬、α 萘黄酮可以抑制CYP1A2活性 ;奎宁可以抑制CYP2D1/ 2活性。结论 甲苯磺丁脲、右美沙芬和非那西汀可以作为人体的探药 ,因而实验建立的方法有望用于检测人血浆或尿液中 3种探药的特定代谢产物 ,分别用于估测人肝脏CYP2C9、CYP2D6和CYP1A2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苯酚类螯合剂对铀中毒的解毒和排铀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苯酚类螯合荆对急性硝酸铀酰中毒的解毒和排铀效果。解毒试验在1CR小鼠ip不同剂量硝酸铀(100mg~500/kg)后分别sc2mmol/kg螯合剂,Wistar大鼠im 1mmol/kg合剂,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存活数,存活时间和肾系数(肾重量/体重×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种诱导[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 sodium,PB)、β-奈黄酮(β-naphthoflavone,β-NF)]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对雄性SD大鼠细胞色素P450含量、CYP281活性的影响,以及普罗地芬(Proadifen,SKF525A)对不同活性CYP281的抑制作用。方法连续3d给大鼠腹腔注射各种诱导剂和MMC,另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处理结束后制备肝微粒体,测P450含量和CYP281活性;取各诱导组微粒体,用1.25mmol/L SKF525A处理,测CYP281活性。结果PB作用后使P450含量上升(P〈0.05),CYP281活性明显增大(P〈0.01);DEX、β-NF、MMC作用后,P450含量、CYP281活性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β-NF组的CYP281活性增加显著(P〈0.05);用SKF525A处理不同组别的微粒体后,CYP281活性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在体内一定条件下,PB能够诱导P450含量、CYP281活性,而DEX、β-NF、MMC对它们的作用不显著;1.25mmol/L的SKF525A在体外能够抑制不同水平的CYP281活性。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S186和BADE对大鼠85+89Sr中毒的排锶效果,实验表明S186在剂量100~800mg/kg的促排放射性锶的疗效明显优于相同剂量的BADE效果(P<0.05),S186产生与BADE相同排锶效果的剂量仅为BADE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9.
10.
低剂量S186对大鼠和犬体内的锶具有促排效果。大鼠静注85+89Sr后,肌注不同剂量S186(20,50,100,200mg/kg),观察2d内尿中85+89Sr排出量和整体、骨骼中蓄积量。当S186剂量为50mg/kg时,大鼠尿中85+89Sr排出量比对照组增加85%,整体和骨骼中蓄积量显著下降(P<0.05)。S186伍用中-6(鸡内金),促排效果进一步提高。犬口服氯化锶50mg,用药组于0.5h后肌注S1860.5g,24h后再次肌注0.5g,分别收集各犬24h尿,共4d,采用PE-30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尿锶排出量,可见用药犬尿锶排出量比对照犬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