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miR-191、miR-886-5p在肺结核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50例作为结核组,潜伏感染结核杆菌的患者50例作为潜在感染组,选取同期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受试者于清晨空腹采集2 mL静脉血,采用RNA试剂盒提取循环RNA,定量计算miR-191、miR-886-5p的表达水平.利用Person相关性分析肺结核患者miR-191、miR-886-5p表达与年龄、性别、肺部病灶个数、空洞个数的相关性,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潜在感染组、肺结核组患者miR-191水平依次降低,而miR-886-5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miR-191、miR-886-5p表达水平与肺部病灶个数、空洞个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不具相关性(P>0.05).ROC曲线表明miR-191、miR-886-5p在诊断肺结核都有意义,miR-191、miR-886-5p联合诊断时,灵敏度为80.2%,特异度为7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191、miR-886-5p是肺结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结核患者miR-191水平显著降低,而miR-886-5p水平显著升高,与肺部病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核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防止早期包裹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8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中等量以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引流胸水,并经导管胸腔内每周2次注入异胭肼0.4 g、地塞米松10 mg、左氧氟沙星0.4 g,同时给予规则抗结核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72例显效,12例有效,总有效率96.55%.结论 胸腔内置入中心导管引流胸腔积液配合胸腔内注入激素抗结核药可有效地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防止胸水包裹和胸膜粘连,并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防止早期包裹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8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中等量以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引流胸水,并经导管胸腔内每周2次注入异胭肼0.4 g、地塞米松10 mg、左氧氟沙星0.4 g,同时给予规则抗结核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72例显效,12例有效,总有效率96.55%.结论 胸腔内置入中心导管引流胸腔积液配合胸腔内注入激素抗结核药可有效地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防止胸水包裹和胸膜粘连,并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医治的手足口病11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1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肝功能与肾功能结果加以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放胸水后行胸膜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肝性胸水病例9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人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注入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护肝、输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观察其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消退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性胸水行胸膜膜粘连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抗结核方案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肝功能正常的脂肪肝合并肺结核患者101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A[2HRZS(E)/4HR],B[2HLSE/10HLE],C[3LSE/9LE]3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功能受损率和近期疗效.结果 A组30例.肝功能受损率46.6%:B组33例,肝功能受损率24.2%:C组38例,肝功能受损率2.6%.A组肝功能受损率明显高于B、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3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含R、H方案抗结核治疗,其肝功能受损率明显增高,而用3LSE/9LE方案者肝功能受损率小.3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在抗结核药物的选择上应根据情况慎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72周,随访结束时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HBV-DNA定量、HBeAg阴转、HBeAg/HBeAb转换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白蛋白及胆碱酯酶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病例血清HBV-DNA由阳性转至检测水平以下(HBV-DNA〈103 copies/ml).结论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慢性HBsAg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抗结核方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结核方案对慢性HBsAg携带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sAg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105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A[2HRZS(E)/4HR]、B[2HLSE/10HLE]、C[3LSE/9LE]3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功能受损率和近期疗效。结果 A组38例,肝功能受损率47%;B组40例,肝功能受损率20%;C组27例,肝功能受损率3%。A组肝功能受损率明显高于B、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3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含R、H方案抗结核治疗,其肝功能受损率明显增高,而用3LSE/9LF方案者肝功能受损率小。3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在抗结核药物的选择上应根据情况慎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向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全身化疗(2HREZ/4HR)及泼尼松40 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观察两组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胸水20 d后完全吸收率,治疗组73.6%(64/87),对照组为37.3%(28/75);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4.5%(30/87),对照组为72.0%(54/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项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更可行的技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72周,随访结束时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HBV-DNA定量、HBeAg阴转、HBeAg/HBeAb转换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白蛋白及胆碱酯酶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病例血清HBV-DNA由阳性转至检测水平以下(HBV-DNA<103 copies/ml).结论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