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安神定志灵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动物模型大鼠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D3(dopamine receptor-3,DRD3)、D4 (dopamine receptor-4,DRD4)及D5(dopamine Receptor-5,DRD5)和前额叶皮质DRD4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随机分为5组(安神定志灵高、中、低剂量组,利他林组,模型组),6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安神定志灵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剂量34.1,17.1,8.5 g·kg-1,利他林组予2.1 mg· 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10mL· kg-1生理盐水,各用药组每次均以每天相应剂量的1/2 ig,2次/d,连续给药1月后进行实验处理,迅速分离脑组织,采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边缘系统DRD3,DRD4及DRD5和前额叶皮质DRD4基因表达水平.参照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当目的基因表达≥2,认为该基因表达增高;若≤0.5认为基因表达降低.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论是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和DRD5基因表达还是前额叶皮质中DRD4基因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利他林组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及DRD5基因的表达和前额叶皮质中DRD4基因的表达均回调;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回调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DRD5的表达和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中剂量组仅发现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增加,高剂量组上调脑边缘系统中DRD3的表达的同时显著下调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结论:DRD3,DRD4及DRD5与ADHD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同剂量的安神定志灵在调控中脑-皮质-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的功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提示临床给药剂量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复方芩兰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纳入3个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在2021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24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并根据1∶1∶1比例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即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1组用温开水冲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体,体质量≤15 kg,30 mg/次;体质量16~23 kg,45 mg/次;体质量24~40 kg,60 mg/次;体质量>40 kg,75 mg/次;2次/d;同时服用复方芩兰口服液安慰剂,用法用量同对照2组。对照2组口服复方芩兰口服液,患儿≤1岁,2.5 mL/次;1岁<患儿≤3岁,5 mL/次;3岁<患儿≤7岁,5~10 mL/次;患儿>7岁,10~20 mL/次;3次/d;同时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安慰剂,其用法用量同对照1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芩兰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用法用量与对照1组、2组相同。3组连续治疗1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免疫...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从内治法和外治法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认为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在于久咳耗津伤液,气道失于濡润;风痰互结,困阻肺络;瘀血阻络,肺失宣降;风痰内蕴,气道不利等。  相似文献   
4.
5.
章新辉 《河南中医》2013,33(3):363-365
对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治疗包括内治法、外治法、雾化吸入及中药提取物静脉滴注等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①如何制定出科学规范化、行之有效、各方医务工作者普遍认同的中医分型与诊断标准,缩短各临床医家临床诊疗自我摸索的过程,逐步提高临床的诊疗效率;②如何从国家、行业层面出发,制定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政策,营造良好宽松的中医药发展氛围,推进中医药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路径研究,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③如何按照中医药自身发展变化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方法,大力开展临床上确实有效的中药复方和经方验方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途径和靶点等实验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实质,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推进中药剂型改革,不断为临床提供更多确有疗效的新药等.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章对小儿腹泻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中药口服、小儿捏脊推拿、中药灌肠、针灸和中药提取物静滴等,并指出其不足,取长补短,期待探索出一种简单易操作,方便实用,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且不易伤及脾胃,患儿易于接受等特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