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拔"T"形管致胆汁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形管引流是胆总管手术的常用术式,拔除“T”形管时偶有发生漏胆而致腹膜炎的病例。我科近年遇到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迅速治愈,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近10年,我科共进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134例,主要是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放置“T”形管引流。共发生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均为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病人,发生率为2.24%。1例女性,41岁,手术后14天拔管,所用为硅胶“T”形管。2例男性,1例81岁,术后21天拔管;另1例67岁,因有胆管狭窄而支撑3个月后拔管,2人均用乳胶“T”形管。所有病人均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对照组予单纯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灌注肝脏,低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1 g/100 ml CP灌注肝脏,中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2 g/100 ml CP灌注肝脏;高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3 g/100 ml CP灌注肝脏。各组大鼠肝脏分别于4℃相应灌注液中冷保存后0、6、12、18、24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肝下下腔静脉内保存液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肝脏组织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I)和肝脏组织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在冷保存12 h后,ALT及LD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18 h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的MDA、MP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冷保存12 h及18 h时,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肝细胞AI及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24 h后,高剂量组保存液的ALT、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均为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在UW液中加入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应用UW液保存。  相似文献   
3.
王淼  庞文帅  王洋  窦剑 《器官移植》2013,4(3):141-14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肝脏灌注方法对冷保存的离体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差异,为后期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实验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两种不同的单纯冷保存的离体大鼠肝脏灌注模型,分为实验组(经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灌注法,10只);对照组(经门静脉、腹主动脉及肝动脉灌注法,10只),灌注后取出肝脏置于4℃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保存,12h后切取肝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核因子(NF)-κB(SABC法)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h冷保存后,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示:肝脏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性、肿胀及空泡形成,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不同程度的淤血,部分肝窦内皮细胞坏死并脱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两组之间NF-κB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灌注法与经门静脉、腹主动脉及肝动脉灌注法,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无差异,但前者操作相对简单,更容易在今后研究大鼠离体肝脏的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组)脾切除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含量,分析Treg的变化对全身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受试者CD4+ 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5.1%±3.5%和1.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P<0.05).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D4+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9.2%±2.7%、5.6%±1.7%、2.5%±2.1%,其中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4,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4,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短期Treg水平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Treg方面表明脾切除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高庆军  曹经琳  窦剑  赵鑫 《河北医药》2008,30(1):126-126
肝脏类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生长缓慢的上皮细胞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临床上仅有少数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我院近日收治1例原发性肝脏类癌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开腹胆囊切除288例手术体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肿瘤等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胆囊病变情况差异很大,手术的难易程度也相差甚远。所以具体手术方法也不相同。我院1985~1997年共行胆囊切除术288例,现将手术体会和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7.
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庆军  窦剑  曹经琳  任贵军  曾强  王洋  赵鑫 《临床荟萃》2006,21(13):954-955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且肿瘤很容易侵犯周围动静脉,手术切除率较低,大部分都难以根治。仅有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因此,如何延长这些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多弹头射频所产生的热效应,其射频能量集中在一个局部区域,可以使穿刺点邻近周围的肿瘤组织细胞凝固、变性、坏死,从而减少肿瘤负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肺等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利胆利胰法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胆利胰法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豚鼠及家兔为对象观察利胆合剂、胰炎合剂的利胆、利胰作用及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利胆合剂能全面促进胆汁分泌,拮抗化脓性胆管炎内毒素血症。胰炎合剂具有水利胰作用。结论:利胆利胰法对胆胰疾病具有确切疗效,可提高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胆漏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例亲体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胆漏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4年2月共完成原位肝移植术14例,术后放置T管12例,1例术后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