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制定了肺减容术治疗方案,并对术后呼吸困难缓解情况,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较术前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程远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646-3647
近年来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制定了肺减容术治疗方案,并对术后呼吸困难缓解情况,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术后3个月较术前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1998年8月至2007年3月,共762例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并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其中11例术后并发乳糜胸,均予保守治疗(包括闭式引流、胸腔内注药、全胃肠外营养或低脂饮食)。结果全部1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该组患者在乳糜胸确诊后经5~26d治疗,平均于8.7d后可进正常饮食。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性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胸痹缓解时间与手术用时(5.32±1.20)d与(64.60±14.33)min均比对照组短,术后出血量(56.35±10.21)mL比对照组少,且总并发症率4.44%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疗效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野菊花总黄酮生物黏附双层缓释贴片中蒙花苷的体外释放规律与体外透膜机制。方法:选择蒙花苷为指标成分,考察野菊花总黄酮生物黏附双层缓释贴片的体外释放规律;采用牛蛙的腹皮,通过透皮扩散试验探索药物的透膜机制。结果:体外释放和黏膜渗透的拟合方程分别为lnQ=1.387lnt-0.461(r=0.990),lnQ=0.969lnt+3.240(r=0.994 3),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该制剂在释放介质中释药体系为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结论:该缓释贴片的释药性较好且具有一定黏膜透过性。  相似文献   
6.
7.
程远方  朱勇 《山东医药》2004,44(27):6-7
目的 总结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1995~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2 6例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 2 6例全部接受根治性手术 ,部分患者进行了化、放疗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5 5 %、2 1 8%和 9 1% ,中位生存期为 18个月 ,其中手术结合化、放疗者中位生存期为 2 0个月。结论 手术是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早期确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辜转荣  潘洁  程远方  王蓓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07-2308
随着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除抗感染、抗肿瘤作用以外的其他活性物质的报道日益增多,如酶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氧化剂等,在微生物药物研究之中溶栓药物是近年来的又一大亮点。当前血栓症[如急性心肌梗塞(AM I)、静脉血栓塞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血塞性疾病患者不少于1 500万人[1],又以老年人占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已跃居人类死因的首位,发展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溶栓药物的研究开发也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大黄素对胰腺癌 SW199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多耐药基因 ?1(MDR?1)、 miRNA?1271和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 EMT)的影响。方法将胰腺癌 SW1990细胞分为大黄素组( 40 μmol/L)、吉西他滨( 20 μmol/L)、吉西他滨联合大黄素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 MDR?1、miRNA?1271及 EMT相关标志物( TWIST1、ZEB1、E?cadhcrin)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 MDR?1编码的 P糖蛋白( P?gp)阳性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 2(Bcl?2)及其相关 X蛋白( Bax)、胱天蛋白酶 3(Caspase?3)及 Survivin]及 EMT相关标志物蛋白含量。结果联合组可显著抑制胰腺癌 SW1990细胞增殖和侵袭, SW1990细胞凋亡率显著更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 MDR?1 mRNA显著降低, miRNA?1271及 E?cadhcrin mRNA显著升高,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 TWIST1、ZEB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可以显著抑制 Bcl?2、Caspase?3及 Survivin表达,上调,Bax表达,降低 Bcl?2、Bax比值,其效果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组和大黄素组( P<0.05)。联合组 E?cadhc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 P?gp、TWIST1、ZEB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组( P<0.05)。结论大黄素能够下调 MDR?1降低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性,并能通过提高 miRNA?1271抑制胰腺癌细胞 EMT转化。  相似文献   
10.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 1989~ 1996年间根治性切除 2 0 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N2 )的患者进行总结。并就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的重要性 ,转移淋巴结分布和影响N2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 1989~ 1996年 2 0 2例N2 ⅢA期NSCLC施行根治性切除术 ,并经术后病理证实 ,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廓清术。1.2 一般资料  2 0 2例患者中 ,男 14 4例 ,女 5 8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6 3岁 ;病理分型 :鳞癌 135例 ,腺癌 5 1例 ,大细胞癌 8例 ,腺鳞癌 8例。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