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静脉穿刺后两种拔针法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目的 观察病人对两种不同拔针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瘀血情况。方法 对1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拔针法(观察组,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 对照组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结论 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正>阿加曲班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亦会出现严重并发症[1],本文旨在探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重点和护理。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89年脑梗塞诊断标准,有CT或MRI作依据。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33~88岁,平均年龄63.2岁,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面临的 ,可能会造成危险和威胁的重大事件或预示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中进行适应时 ,心理上出现的紧张 ,不安、急躁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我科从 1999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 ,始终把病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评估病人时 ,不仅注重病人生理方面的因素 ,还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评估结果发现 ,多数病人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尤其青光眼患者。因为青光眼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及严重的自觉症状 ,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其焦虑的程度和频率明显高于眼科其它病种。1 焦虑的原因   (1)对…  相似文献   
4.
郑庆玲  何兴华  曾艳  程文惠 《西部医学》2008,20(5):1092-109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过临床确诊的116例病因不同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根据病因分为6组,分别对每组高频超声检查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分布、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等特点作出归纳。结果116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患儿中,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7例,超声检出6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5.5%;急性肠炎26例,超声检出22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4.6%;阑尾炎13例,超声检出11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4.6%;肠套叠5例,彩超检出4例,超声检出符合率80.0%;淋巴结核3例,恶性淋巴瘤2例,彩超均全部检出,超声检出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疑似患儿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眼科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4日、1月27日~2月2日、2月25日~3月25日眼科门诊就诊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情况,包括患者的体温、流行病学史、疫区或外来人员接触史、目前症状(发热、咳嗽、乏力、眼红、分泌物等)以及近期接触人员的接触史等。同时制订COVID-19防控应急预案,进行医护人员眼部及全身防护,眼科器械清洁消毒制度。结果 COVID-19疫情初发期间(1月1~24日)我院眼科门诊接诊6 564例患者,每天共16名医护人员接诊患者;疫情高峰期间(1月27日~2月2日)共接诊262例患者,每天共8名医护人员参与接诊;疫情后期(2月25日~3月25日)共接诊4 503例患者,每天共16名医护人员参与接诊。通过进行医护人员眼部及全身防护、眼科器械清洁消毒等措施,截止目前眼科门诊未发现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加大筛查力度,完善眼科门诊检查仪器设施消毒制度,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皮肤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用纯中药金创抗菌膏外敷,治疗艾滋病皮肤溃疡2例患者。观察疼痛、瘙痒、溃疡面积、分泌物的变化。结果在用药2天后患者自觉疼痛、瘙痒开始缓解,用药1周后创面缩小明显,分泌物由白绿色逐渐转变为淡红色,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例患者65.12%皮肤溃疡痊愈,32.56%皮肤溃疡有效。结论金创抗菌膏治疗艾滋病皮肤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静脉快速输注甘露醇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输注时要求速度快 (10ml/min) ,可致一过性头痛 ,视物模糊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 ,但致全身过敏反应者尚未见报道。我院眼科曾发生 1例输注 2 0 %甘露醇致全身过敏反应 ,经积极处理 ,病情缓解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3岁 ,因右眼虹膜睫状体炎 1+ 月 ,左眼青光眼术后 2 + 年 ,收入我院眼科治疗。经抗炎对症等治疗 ,病情明显好转。为预防右眼继发性青光眼 ,行右眼激光虹膜根切术。术后第 3天 ,病人自觉右眼胀痛伴畏光流泪 ,眼压30mmHg,予以 2 0 %甘露醇 2 5 0m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眼白内障同期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双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采取同期手术:双眼手术间隔1天;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双眼手术间隔6个月以上。术后随访1年,检测不同时间矫正视力,调查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患者自我评价视觉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6月分别查单眼矫正视力均提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自我评价术后视觉质量较好,两组差异性比较(P<0.05)。结论双眼白内障同期行超声乳化术可保证治疗的安全及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高度近视行ICL植入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8月在我院屈光中心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ICL植入术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基于云平台对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高度近视相关知识、认知、行为及ICL...  相似文献   
10.
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在眼球挫伤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的联合应用在眼球挫伤的表现特征和价值。方法 :91例 (91眼 )挫伤眼 ,健康对侧眼为对照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 -ERG检查 ,比较分析两组间VEPP10 0 波潜伏期和振幅、F -ERG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 ,以及挫伤眼组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 :挫伤眼VEPP10 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 (P <0 .0 1) ,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F -ERGa波、b波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VEP和F -ERG异常率分别为 6 3.73%和 72 .5 3% ,双项检查异常率为 5 6 .0 4 %。结论 :VEP和F -ERG联合检查是评价眼球挫伤后视功能、损伤程度和范围的客观检测方法 ,是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