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全麻下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与颈动脉旁前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100例,均行基于全麻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分为经颈动脉旁前路穿刺置管组50例,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颈动脉旁前路穿刺置管组成功48例(96%),失败2例(4%),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成功40例(80%),失败10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穿动脉2例(4%),明显少于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12例(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麻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经颈动脉旁前路置管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方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阻滞前后心率及平均血压、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两组心率、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两组心率高于阻滞前,平均血压低于阻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2000年7月,我院麻醉科对114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方法,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14例,男46例,女68例,年龄13~79岁。ASAⅠ~Ⅱ级。为下腹部、会阴、下肢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 1.2 麻醉方法使用苏州碧迪(B-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硬膜外及腰麻联合麻醉穿刺包。患者侧卧位,取L2,3或L3,4用17G硬膜外穿刺针直入至硬脊膜外腔,成功后,将腰麻针从硬外穿刺针内置入,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局麻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人工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F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DS组)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FD组)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后采用PCIA。FS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DS组镇痛首剂给予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2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FD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地佐辛20 mg+托烷司琼4 mg。术毕前30 min给予镇痛首剂和托烷司琼2 mg,接静脉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12、24、48 h被动活动时和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静息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DS组明显高于FS组和FD组(P<0.05),FD组与F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活动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在DS组、FD组、FS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 DS组较FS 组明显降低(P<0.05);泵按压次数:术后12、24 h DS组较FS组、FD组明显增多(P<0.05);头晕的发生率FS组较DS组、FD组显著降低。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均可有效地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息痛,但对运动痛的制止效果前者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的协同镇痛效果不如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且头晕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6.
疾病与忌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用于小儿术前的镇静效果、面罩吸入时接受度。方法:选择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啶1.0μg/kg组(D1.0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组(D0.5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3组患儿于术前30分钟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啶1.0μg/kg(D1.0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D0.5组)和生理盐水(C组)滴鼻。结果:(1)入睡时间D1.0组(19.86±4.55分钟)快于D0.5组(27.33±4.1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苏醒时间:D1.0组为23.36±7.55分,D0.5组为24.84±8.21分,对照组15.62±6.85分,D1.0组与D0.5组明显长于C组(P〈0.05)。(3)镇静满意率:D1.0组16例(80.0%),D0.5组11例(55.0%),对照组2例(10.0%)。镇静满意率比较D1.0组〉D0.5组〉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术前滴鼻用于小儿镇静效果满意,平稳地接受面罩吸入诱导。  相似文献   
8.
有种说法称:中国男人90%都肾虚,需要补肾。也许现实生活、工作的压力确使不少男性觉得不堪重负,总觉得自己“肾亏”,需要进补。但是,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中国男人肾都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 min 给予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 min 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与入室时对比,观察组患者HR、DBP、SBP 在切皮及拔管对比,差异不明显,对照组SBP、DBP明显升高, HR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维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苏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毗酮酸类抗菌药物是一类以1,4-二氢-4-氧吡啶-3-羧酸为基本结构的化合物(1)。1962年美国的Lesher等人报道合成了第一个吡酮酸类化合物萘啶酸,1963年应用于临床。由于萘啶酸在化学结构上与已知的抗感染药物完全不同,且具有独特的抑制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