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性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均采用VSD治疗。结果 治疗7~10 d,32例治愈,2例二期清创后两次VSD治愈,1例二期清创后两次VSD仍无效。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VSD持续引流充分,伤口创面水肿消退明显,创面新生肉芽生成良好,全身反应轻,无负氮平衡出现,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大黄提取物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纤维蛋白-1(N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MQ乳膏涂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提取物不同剂量(1,2,4 g/kg)对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组比较,土大黄提取物低剂量组(1 g/kg)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中剂量组(2 g/kg) 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高剂量组(4 g/kg) TGF-β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结论土大黄提取物能使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从而可能促进或增强Treg细胞功能,恢复Th17/Treg细胞失衡,调节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轴,从而改善银屑病表皮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窒息病因在分娩前未能得到纠正的结果,是产科临床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年以来我们对克拉玛依市三坪镇五新区老年高血压及相关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维吾尔族96例,其中40~54岁年龄段28例,55~69岁年龄段31例,≥70岁年龄段37例;汉族94例,其中40~54岁年龄段21例,55~69岁年龄段34例,≥70岁年龄段39例。分别进行同一民族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的比较及不同民族同一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的比较。结果维吾尔族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校正)=17.842,P=0.000]。其中55~69岁年龄段、≥70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与40~54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与55~69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22,P=0.000)。其中≥70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与40~54岁年龄段及55~69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55~69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与40~54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在55~69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23,P=0.005);而两民族在40~54、≥70岁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87,P=0.252;t=5.098,P=0.412)。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血尿酸水平增高,且在维吾尔族中发生的年龄更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发生在乌鲁木齐市草原上优势种蝗虫的种类、分布、发生区域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含氮类金刚石薄膜(DLC∶N),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接触角测量仪、拉曼光谱仪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特征、组成元素和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利用MTT比色法、荧光染色法进行生物学行为的评价。结果成骨细胞在掺氮类金刚石薄膜(DLC∶N)表面不论是增殖黏附状态还是细胞数量都优于其他实验组(0.05)。结论在DLC中加入氮元素,能够提升其生物相容性,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8.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由于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此手术常用CO2作人工气腹下施行,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现将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更加深入。与此种新型疫苗相比传统疫苗已体现出预防效果不够理想,不容易保存,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等诸多缺陷。因此,对基因工程疫苗的开拓研究已成为当前疫苗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内皮细胞源微粒(EMPs)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EMP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Non-CHD组,57例)和AMI组(110例)。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将AMI组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评估AMI组患者TIMI危险评分,将其分为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MPs水平,比较各组EMPs水平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EMPs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Non-C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7±21.53)%∶(32.16±20.10)%,P=0.001];AMI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35.23±22.17)%、(42.98±17.46)%、(49.19±2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TIMI评分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28.22±5.38)%、(45.98±19.98)%、(52.56±18.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水平、LVEF与EMPs水平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结论:AMI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升高,EMPs水平与AMI冠脉病变程度和预后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