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朱倩芸  皮峻峰 《医药导报》2012,31(3):334-336
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奥氮平(9±3) mg•d-1,po,qd;对照组给予氯氮平(225±36) mg•d-1,po,q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0%(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GQOLI总分及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ESS总分为(6.8±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 ±4.7)分(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但奥氮平不良反应较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朱倩芸  皮峻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54+2156
目的:探讨茴拉西坦单用与合用其他药物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茴拉西坦(单用组)和综合治疗(合用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周末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后6周末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在122、4周末合用组明显优于单用组。结论:茴拉西坦早期干预治疗MCI有可能减缓其向痴呆的演变速度,单独使用和药物综合治疗短期疗效相仿,而远期疗效以综合治疗较好。  相似文献   
3.
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及患有各种身心疾患的病人、病人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建立各种人际关系,以便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身心休养与康复环境,促进病人的康复[1]。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精神病人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护士和精神病人沟通的难度却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并与氯氮平作比较。方法 :将 3 0例既往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例。治疗组给予利培酮 6mg·d 1 ,po ;对照组给予氯氮平 3 0 0mg·d 1 ,po。两组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 ,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后治疗组的利培酮平均剂量为 6.4mg·d 1 ,对照组氯氮平的平均剂量为 2 91.2mg·d 1 ,两组疗程均 8周。两组疗效评定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 10例 ,好转 3例 ,无效 2例。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别为 (90 .79± 16.44 )和 (5 2 .85± 13 .0 1)分 ,差异显著性 (t =6.3 78,P <0 .0 1)。对照组显效 8例 ,好转 6例 ,无效 1例。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别为 (76.63± 8.3 4)和 (4 8.5 6± 10 .3 8)分 ,差异有显著性 (t=2 .65 4,P <0 .0 5 )。两组PANSS评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1.5 2 ,P >0 .0 5 )。结论 :对于传统抗精神病药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利培酮不仅耐受良好 ,而且与中等剂量的氯氮平效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15例,(10.1±2.6)mg.d-1]和奥氮平组[15例,(14.6±5.8)mg.d-1],疗程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和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1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从治疗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自第2周末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第12周末,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1/15)和67%(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7/15)和53%(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帕利哌酮组异常泌乳和(或)闭经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及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于帕利哌酮组(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会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4个月的社会功能训练,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于训练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患者经过社会功能训练后,IPROS量表和SANS量表各项分值均低于训练前。 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训练,对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恢复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