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旻  申妍 《医药导报》2004,23(1):0039-0039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 9岁 ,2 0 0 2年 12月 2 5日因车祸致右小腿皮肤撕脱伤 ,腓骨开放性骨折入院。行手术治疗后给克林霉素磷酸脂、头孢呋辛钠抗炎及卡络磺钠止血等治疗 ,2 0 0 2年 12月 2 8日停用克林霉素磷酸脂及卡络磺钠 ,加用奥沙普嗪及愈伤灵口服。 2 0 0 3年 1月 19日停用头孢呋辛钠 ,改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 ,批号 :0 2 112 8)静脉滴注。 2 0 0 3年 1月 2 5日晚 ,患者面部、躯干、大腿出现红色斑丘疹 ,伴瘙痒 ,考虑为药疹 ,故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改用罗红霉素口服 ,并给予 10 %葡萄糖酸钙 10mL、地塞…  相似文献   
2.
杨旻  申妍  姜红 《护理研究》2005,19(14):1285-1286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输液成为社区护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社区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家庭环境与医院环境之间的差别,加之大部分病人缺乏一定的预防保健知识,家庭输液存在着种种隐患.我院自2002年开展社区护理以来,制定了<家庭输液协议书>,家庭输液实施告知、认可、签字制度,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为了适应围生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全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而影响正常分娩.为了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产妇进行了针对性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乙状窦后入路桥脑小脑角舌咽神经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常规手术,但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的报道不一~([1-8]).我们采用内镜下乙状窦后入路舌咽神经切断加迷走神经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现回顾性分析2000-06-2008-06共收治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疗效及有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面肌痉挛的功能性手术方式,讨论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及减少并发症等有关微创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内镜下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脑脑桥角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85例(99.7%),其中为小脑下前动脉264例,基底动脉21例,用Teflon隔离;蛛网膜粘连但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0.3%)。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1/6级196例,2/6级62例,3/6级23例,4/6级4例,5/6级1例;术后半年面神经功能1/6级274例,2/6级10例,3/6级2例。术后1个月听力无明显变化238例,下降〈20dB 35例,20~〈50dB 10例,≥50dB 3例。出现脑脊液耳鼻漏2例,均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患者。随访1~4年,面肌痉挛复发3例(1.0%),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内镜下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脑脑桥角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理想术式。内镜应用提高了责任血管的发现率,有助于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