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其中行外固定支架治疗(Ⅰ组)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Ⅱ组)的患者各41例。手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期内,2组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方式中,外固定支架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田士松  陈爱桂  刘永清 《河北中医》2008,30(10):1080-108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治疗方面分为非手术、手术治疗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微创疗法.非手术治疗占绝大多数.2004-06-2007-06,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随访1年,复查X线显示:掌倾角7°~19°(平均13°),尺偏角19°~33°(平均35°),桡骨相对高度0~1.1cm(平均0.6cm);采用Jakim标准进行腕关节的功能恢复评定:恢复的优良率为94.05%,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田士松  陈爱桂 《河北中医》2013,35(8):1267-1268
作为坐骨神经的一个重要分支,腓总神经位于腓骨颈处,位置较为表浅,紧贴骨面,且神经周围的软组织相对菲薄和稀少,神经移动性较差,因此在遭受外力的情况下,腓总神经容易受到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临床上常见于膝关节内收造成的损伤,腓骨头、腓骨颈骨折造成的损伤,以及肿物或外部压迫等[1].对于踝关节扭伤造成的腓总神经损伤,临床报道较为罕见.2006-12-2012-03,我们收治了15例踝关节扭伤后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3岁,农民.因走路时不慎摔倒,右肩部外侧先着地致伤,伤后右肩肿痛畸形5小时就诊.体检:右肩呈方肩,肿胀、触痛,肩峰下部空虚,但伤肢无外展、内收及弹性固定,肩关节活动尚可,杜格氏征阴性.X光片示;右肩胛颈斜形骨折,骨块向下方移位.在肾丛麻醉下手法复位失败,改用切开复位.取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切断肱二头肌短头显露骨折部位,见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骨支撑术在复杂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先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通过其内支撑器作用,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的目的,然后行髓内针或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结果随访10~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40例,良2例,可3例。结论应用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来达到间接复位胫骨骨折,操作简单,符合骨折治疗的微创-生物学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预防性自体髂骨植骨、注意针道护理、加强康复期指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带腓浅神经小腿前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腓浅神经小腿前外侧筋膜皮瓣逆转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测定CRP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我院体检身体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影响CRP含量变化的合并疾患存在.试验组于伤后d1、对照组于入选d1抽取肘静脉血3 ml测定CRP含量.临床记录试验组患者就诊时受伤机制、受伤面积、主观症状及试验、对照两组年龄、性别、所测到的CRP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机制的CR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面积和不同主观症状的CRP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CRP含量的测定有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中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7例男性及女性绝经期后RA患者血清雌酮(E1)、雌二醇(E2)、睾酮(Te)、孕酮(PRO)、泌乳素(PRL)的水平,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E1、E2浓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T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R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RO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的最佳入路。方法将6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0例,分别采取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并对所有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A组优良率为94.7%高于B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中,掌侧入路的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