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液氮冷冻法治疗儿童耳部增生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对于耳部增生性皮肤病较大儿童局部用卡因胶浆涂抹麻醉,较小儿童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等待约10 min麻醉起效后利用棉签蘸取液氮冷冻耳部增生性病变部位,冷冻范围以病变基底部周围1 mm左右的组织呈白色为充分冷冻标准,病变组织充分冷冻后让其自然解冻为1个冻融周期。隔2~3周后进行下1周期,治疗3~6月后判定疗效。结果:在192例耳部增生性皮肤病患儿中,痊愈155例,显效3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6.35%。结论:液氮冷冻法治疗儿童耳部增生性皮肤病变疗效良好,是一种不良反应轻、易于操作、价格低廉、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导尿管取小儿食道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2008年圆形表面光滑食道异物患儿27例,应用双腔导尿管取食道异物。结果27例均成功取出,无1例失败,成功率100%。结论应用双腔导尿管取此类异物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2%~4%,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肥胖、上呼吸道解剖形态异常、颅面形态异常等是引起该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北京同仁医院自2012年始,对于OSAHS患者中的存在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等佩戴口腔矫治器治疗3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鼻皮肤癌好发于老年人,多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其特点为原发性、恶性程度低、发展较慢且易于发现,目前的治疗多以外科治疗为主,但修复根治性切除后所造成的鼻部缺损,常需要皮瓣的修复重建鼻部外形,损伤较大,老年人不易耐受,我科自2005年应用自制冷冻器实施液氮冷冻治疗此病,不需要皮瓣修复,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杂性辨证论治是指用恒动性、变法、联系性、逆向性、整体性、相对性等思维分析处理临床疑难疾病和复杂性问题。笔者通过对小承气汤病因病机、方药配伍、变法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的运用进行分析,为临床经方的灵活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一家系ALK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例HHT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家系成员的ALK1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以家系中的健康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出现ALK1基因的错义突变c.101 0T>C(p.L337P),即第1010位碱基由胸腺嘧啶(T)突变为胞嘧啶(C),使得ALK1基因第7号外显子第337位密码子由CTG变为CCG,导致正常的亮氨酸被脯氨酸替代.结论:ALK1基因的错义突变c.1010T>C(p.L337P)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分泌性巾耳炎直接影响患儿听力,造成患儿语言发育受影响,影响患儿今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我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基础上,加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以毛细血管扩张和同一部位反复出血为临床表现.北京同仁医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71岁,以双侧鼻腔、舌反复出血20余年,加重2年入院.20余年前,患者出现双侧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量约1 ml~5 ml不等,以春秋季显著.1 989年出现舌体出血症状,量较大不能自止,于当地医院行舌体激光止血术,术后,无大量出血.近2年来,双侧鼻腔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量较大,每次均需行鼻腔填塞、输血后好转,每年发生2~3次.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双侧鼻中隔,中、下甲黏膜可见数个散在的、扩张成岛状的毛细血管网,直径约2 mm~3 mm,略突出于黏膜表面(图1);舌体表面同样有数个扩张的毛细血管网,略高于舌面,直径约1 mm~2 mm(图2),加压后岛状物消失.凝血功能正常.于当地医院多次行便潜血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9.
耳廓部位的肿瘤常见于上皮性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皮脂腺瘤等,恶性的肿瘤多为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目前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位于耳轮边缘较小肿瘤切除后容易修复,而较大肿瘤切除后,由于其部位独特、缺损较多、周围皮肤连接致密、植皮成活率低下等原因修复困难,造成耳廓的缺损和畸形。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应用自制冷冻器实施液氮冷冻治疗14例,肿瘤切除彻底,组织损伤小,创面修复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成的中药汤剂联合奥氮平内服治疗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氮平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由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成的中药汤剂内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的精神障碍改善情况,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治疗2周、4周、8周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定,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精神障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同组相比,以第8周的分值最低,同时间段组间比较,治疗组分数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成的中药汤剂联合奥氮平内服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有力方式,二者结合取长补短、标本兼治,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