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对放、化疗不敏感、病变发展快,死亡率较高、因肝功严重损害,癌组织侵入门静脉形成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高度浮肿、大量腹水伴发上消化道出血,继发心肾损害、常出现肝昏迷,是我国九大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外统计,生存期仅为2.4~4.8个月。我们自1989年1月至1990年6年采用中医药免疫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BRM释介素在临床上对一些肿瘤有一定疗效,但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复方胶囊BRM释介素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SHG-44,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凋亡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方法:运用MTT法检测BRM释介素体外对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应用电镜、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BRM释介素诱导SHG-44,MCF-7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结果:BRM释介素体外对SHG-44,MCF-7,PANC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299 mg/ml,1.853 mg/ml和9.416 mg/ml.SHG-44和MCF-7在BRM水提液(2.5 mg)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靠边,出现马蹄形,半月形.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分析,BRM(0.625~2.5 mg)作用14~48h,凋亡细胞明显增多.BRM水提液(1.25~5 mg)作用24或48 h,细胞DNA裂解片段呈典型的梯带.结论:BRM释介素的抗肿瘤活性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悬雍垂肿瘤比较少风,多为乳头状瘤。悬雍垂恶性肿瘤多为附近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累及侵犯的继发性恶性肿瘤,而悬雍垂原发的恶性肿瘤罕见报告。我们遇到一例原发性悬雍垂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探讨》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探讨”(以下称该文)一文(见本刊,2005,40:709-710)的作者回顾总结了该院1999年2月-2004年12月施行的480例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了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预防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方法和经验,特别对比分析了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术与非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术,不仅前者并发症发生率(4.2%)比后者(13%)显著低,而且从作者的资料看,严重并发症发生也很少。作者同时认为:为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条件时尽可能在气管插管下行气管切开术。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对此结论很有同感。非常高兴能分享作者的经验。我们详细地拜读该文,不揣冒昧提出以下问题和看法与作者探讨。  相似文献   
5.
ANTITUMOR EFFECT OF B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Zhao-Yang  刘朝阳  WANG  Ze-guang  王泽光  ZHANG  Wei  张伟  TIAN  Hai-mei  田海梅  LI-Hui  李辉  NA  Di-ya  娜迪娅  CAO  Dong-yan  曹冬艳  LIU  Yi  刘毅  LI  Mo  李末 《中国癌症研究》2002,14(3):195-201
Apoptosis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tumor drug action. Malfunctions of apoptosi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many forms of human disease.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titumor agents induce apoptosis through various manner in tumor cells[1]. BRM is a traditional medicinal compound herb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RM was shown to exhibit antitumor activ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is article, we proved that BRM and its water extracts could induce apoptosis in Suzhou hu…  相似文献   
6.
紧急气管切开的术后并发症比常规气管切开术后的发生率高2~5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切开气管需时长,故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的手术方法。本文推荐一种不同于常规气管切开的术式即水平气管切开术。方法如下,在环状软骨下约2cm,胸锁乳突肌之间皮肤水平切口,切口深达颈阔肌下,上、下皮瓣钝性剥离,如有渗液或出血,适当钳住即可,以节省时间。从肌束之间的白线垂直切开,暴露甲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观察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85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PCI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PCI术前、PCI术后3 d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于PCI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3 d,两组LVEF较PCI术前均升高,且左西孟旦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cTnI、BNP、hs-CRP和IL-6较PCI术前均降低,且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 在AMI患者PCI术后应用左西孟旦,可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阶梯式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自本院耳鼻喉门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17例,设置三级阶梯式治疗方案,比较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级阶梯式治疗后,第三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19%,均明显高于第一、二级治疗组的62.21%、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7、29.34,P=0.034、0.001);第一级治疗组明显高于第二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8,P=0.001)。结论:治疗变应性鼻炎首选使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联用,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选择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基础上再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Today breast cancer displays a significant health problem in the world because the breast cancer morbidity is gradually increasing[1-7]. BRM-SJS has been shown to be capable of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several kinds of animal tumo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8], the mechanism of which remains unknown. Cell death may occur by either of two mechanisms: apoptosis or necrosis. Necrosis, the first type of cell death is recognized by people, apoptosi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death process involv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