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注意丁丙诺啡滥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由于盐酸丁丙诺啡能较好地控制戒断症状,依赖潜力低,停药平稳,不影响及时使用纳曲酮抗复吸治疗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戒毒科临床.但是,在戒毒临床中发现,该药存在滥用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一位医学专家说:吸毒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人类灾难。可是,不少人之所以吸毒,并非为毒品本身的诱惑所吸引,而是轻信了关于吸毒“好处”的种种谬论。他们一旦吸毒,那种戒毒的心理则比一般吸毒者强烈得多,而在他们戒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复吸和家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颅内蛛网膜囊肿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旭  王文甫 《医学争鸣》2000,21(9):1075-107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6 / 1997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 34(男 2 8,女 6 )例 .年龄 3~ 6 8岁 ,其中 16岁以下 17例 .有头部外伤史者 15例 ,无明显诱因者 19例 .病程 :2 m o~ 14a.头部外伤至发病时间 :7d~ 2 a. 34例中幕上 30例 ,幕下 4例 ,其中侧裂池 15例 .1.2 临床症状 表现头疼、头昏或伴呕吐、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18例 ,癫痫发作 7例 ,偏瘫 6例 ,行走不稳 2例 ,失语 1例 .1.3 辅助检查 本组 2 8例作 CT检查 ,6例行 MRI检查证实 .头颅 CT扫描特征 :脑实质外有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 ,CT值与脑脊液…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冲击疗法超快速脱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纳洛酮冲击治疗,使海洛因依赖者住院三天内一次性完成脱毒治疗。方法:按纳曲酮冲击疗法,操作程序准备及用药,冲击治疗药物为纳洛酮,在冲击治疗期间及次日各静舒氧一次30例,为A组;冲击治疗药物为纳曲酮者30例,为B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住院至冲击治疗时间,冲击治疗中反应及治疗后戒断症状,不良反应等。A组患者冲击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A组患者平均住院2.4天完成脱毒,较B组(平均6.7天)明显提前(P〈0.01)。A组冲击治疗期间也有P、R、BP、升高,但比较平稳。冲击治疗后戒断症状、不良反应较B组重,但均在可忍受范围。对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没有明显影响,冲击成功率100%。结论:纳洛酮冲击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提前完成脱毒治疗,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纳曲酮冲击疗法与全麻快速脱毒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纳曲酮冲击疗法(冲击组)与全麻快速脱毒法(全麻组)的优劣。方法:4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纳曲酮冲击治疗,10例进行全麻快速脱毒。结果:冲击组均在病房内进行;治疗中P↑、R↑、Bp↑,但均能平顺度过,次日服纳曲酮无明显戒断症状,冲击成功率100%;治疗后1~4天戒断症状、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全麻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半年操守率达30%。全麻组均在手术室且需行气管插管方可完成;10例中有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仅1例保持3个月未复吸。结论:纳曲酮冲击疗法具有设施设备要求不高,冲击成功率高,治疗后戒断症状、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弥补全麻快速脱毒之不足,有较好地防复吸效能,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最新的脑成像技术证实:强迫症(OCD)病人有基底节受累。本研究测量以基底节病变为主的巴金森病(PD)与OCD在神经心理功能障碍上的异同。测试重点为病人的注意维持、瞬时记忆集中力和空间视觉功能。方法:PD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通过临床神经病学检查后确诊。病期平均7.1±5.8年。OCD组3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均符合DSM-Ⅲ-R关于OCD诊断标准,Yale-Brown强迫量表分≥20,其中有20例平均分为25±5.3,病期13.7±9.7年。PD病人起病年龄较OCD病人晚,两组均选择与其年龄相同的对照组配对。OCD对照组(27人,男16女11人)在一所精神病院内评定。PD对照组(10人,男7女3人)由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纳洛酮冲击疗法、纳曲酮冲击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纳曲酮长效缓释剂包埋术的防复吸效能。方法:需脱毒者采用NTX冲击疗法或NLX冲击疗法快速脱毒,次日进行NTX长效缓释剂包埋术,观察冲击疗法临床效果,随访出院后稽延性戒断症状及防复吸效能。结果:100例中,已完成脱毒者7例,采用NTX冲击治疗者36例,采用NLX冲击治疗者57例,次日进行包埋术,无一例出现严重戒断症状,冲击成功率100%,出现无菌性炎症4例,稽延性戒断症均在1个月以内消除,半年操守率96.8%。结论:NLX或NTX冲击疗法具有时间短、脱毒快、彻底、成功率高的优点,经得起临床验证。NTX长效缓释剂有较好的防复吸效能,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纳曲酮催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曲酮用于二醋吗啡(diamor phine,昔名海洛因)成瘾者急性脱瘾后催瘾诱发的可行性。方法:45例自愿戒毒者,均男性,年龄(26±s5)a,用纳曲酮5mg,po,作为急性脱瘾后进行催瘾试验,观察2h,以出现戒断症状为阳性,并按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定为阳轻:有症状,可以忍受;阳中:有症状,难以忍受;阳重:反应严重,需阿片受体激动剂缓解。无戒断症状出现为阴性的标准进行评定。结果:7例催瘾试验为阳重,均承认在近1wk内有偷吸二醋吗啡行为。经处理后很快缓解。余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纳曲酮作为催瘾试验安全、使用方便、可靠,可用于戒毒临床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发病前已检测过血脂、血压、身高、体重等现患CHD 病人56例,按1:2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大量吸烟是CHD 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CHD 的联系强度最大,其次为高胆固醇血症,再次为大量吸烟。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并存对CHD 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锂盐治疗获显效的55例和效差(无效和好转)的10例情感性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作了红细胞锂(ELL)和血清锂(SLL)的测定和分析。服锂剂量:从0.3-0.6g/d开始,10d左右加至1.2-2.1g/d。结果。效差组ELL低于显效组并有显著差异。提示对锂盐效差与ELL浓度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