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28~34周的孕妇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干预组给予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孕妇分娩恐惧得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及妊娠结局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分娩恐惧水平、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前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保健者、孕妇及妊娠结局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皮肤混合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3岁.右鼻孔下方一结节伴轻度瘙痒3年,于2006年3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03年始于右侧鼻孔下方起一粟粒大肤色丘疹,自觉轻度瘙痒,经常掐、挤皮损,仍不能完全去除,并逐渐增大.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亦无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相似文献   
3.
细胞死亡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除由于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细胞坏死外还存在一种根据形态学定义的细胞死亡,称为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它同坏死的主  相似文献   
4.
王惠琳 《中国药店》2009,(4):109-109
解决莫涵店长的困难,需要在变革之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亦无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而部、颈部、耳郭、躯干、四肢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及浸润性斑块.部分呈环状,边界清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琳  杨武婷 《吉林医学》2011,32(15):2976-2976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进入第二产程实施剖宫产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头位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初产妇进行比较,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与对照组相比,对母儿不良影响更大。结论:重视头位分娩,进行头位评分,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阴茎倒“L”形或阴囊弧形皮瓣Ⅰ期矫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方法 针对阴茎型尿道下裂采用倒“L”形;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采用阴囊弧形皮瓣手术矫治尿道下裂。结果 本组36例,Ⅰ期治愈34例。占比率94.4%,2例因皮瓣感染尿瘘形成Ⅱ期尿道屡修补手术治愈,占比率5.6%。结论 阴茎倒“L”形或阴囊弧型皮瓣Ⅰ期矫治先天性尿道下裂,外观满意,排尿通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结节性黄瘤病并发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男,13岁.全身多发性黄色结节13年,2年前因出现心悸、胸闷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黄瘤病,结合临床表现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结节性黄瘤病并发主动脉瓣七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GLGI技术鉴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ongSAGE标签的方法。方法 运用GLGI技术,将包括17 bp的SAGE标签及单一碱基和oligo(dT)锚定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表达基因的3'端序列,并确认表达基因。结果 单一匹配标签12个有9个获得有效扩增,包括原来的17 bp的SAGE标签序列,其长片段测序后有>85%的碱基与已知基因相符合,表明为该已知基因。20个无匹配标签中未发现有新的基因。结论 GLGI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基因,LongSAGE-GLGI技术是鉴定SAGE大规模标签库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 T细胞mRNA中干扰素诱导蛋白30基因(IP-30)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 T细胞,抽提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运用GLGI方法从LongSAGE标签库中筛选出IP-30,比较该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不同的SLE患者中表达的差异.结果①SLE患者组IP-3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5).SLEDAI≥10组和SLEDAI<10组其IP-3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分别为0.01和0.047),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149).②SLE有狼疮肾炎组和SLE无狼疮肾炎组相比IP-30表达量有差异(P<0.05).③IP-30的表达量随SLE的活动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与SLEDA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30,P<0.01),与补体C3和外周血白细胞数成负相关(r=-0.517,r=-0.424,P<0.05).结论CD4 T细胞IP-30水平表达升高提示IP-30可能参与SLE的发病,并对SLE活动度的判断和狼疮肾炎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