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由屈曲牵张及旋转暴力造成的一种急性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临床多需手术治疗。目前,下颈椎关节交锁的手术复位方式主要有前路切开复位、后路切开复位和前后路联合复位,其中前路切开复位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损伤风险低、并发症少及颈椎矢状位平衡保持好等优点,被更多地运用于临床,然而前路切开复位也存在术中复位困难、术后易融合失败等问题,一直被临床医师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前路复位及固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该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缺少较高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系统总结。为此,本研究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前路切开复位在下颈椎关节交锁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脊柱重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系列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8月有关脊柱肿瘤TES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脊柱重建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双臂试验(依据置入物不同分为3D组与钛网组)和单臂试验,采用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数(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椎体融合率、内置物沉降率、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E级分别计分1~5分)。使用Stata 14.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篇相关文献被纳入,8项研究为临床单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2~13分,均为中等质量研究,总样本量为140例;5项研究为临床双臂试验,文献评分为19~20分,均为高质量研究,3D组的总样本量为115例,钛网组总样本量为1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臂试验示3D组的手术时间(MD=-287.14,95%CI -391.30~-182.99,P=0.00)、术中出血量(MD=-2.87,95%CI -5.11~-0.63,P=0.01)低于钛网组;单臂试验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95%CI 0.16~0.31),双臂试验示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56,95%CI 0.32~1.00,P=0.05)无显著性差异;单臂试验示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较术前获得约1个等级的改善(MD=1.04,95%CI 0.32~1.76,P=0.03),双臂试验结果示两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无显著性差异(MD=-0.13,95%CI -0.45~0.19,P=0.42);单臂试验示与相邻椎体的融合率为93%(95%CI 0.79~1.00),双臂试验仅1篇文献报告了融合率,故未进行Meta分析;单臂试验示置入物沉降率为4%(95%CI 0.01~0.07),双臂试验示3D组置入物沉降率低于钛网组(RR=0.15,95%CI 0.05~0.45,P=0.001)。结论: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TES脊柱重建中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相邻椎体融合率高,置入物沉降率低等优势,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好,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危险因素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及性别等以及CR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骨质疏松、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形状、cage置入深度及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其中15篇文献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均为中等及以上质量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样本量12667例,其中发生CR者(CR组)326例,未发生CR者(nCR组)12341例,CR发生率为2.83%。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26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593),P=0.047]、年龄[效应量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37,95%CI(0.054~0.419),P=0.011]、骨质疏松[OR=3.126,95%CI(1.040~9.401),P=0.042]、骨终板损伤[OR=8.161,95%CI(3.711~17.945),P=0.000]、螺钉松动[OR=7.978,95%CI(3.487~18.255),P=0.000]、梨形椎间隙[OR=6.037,95%CI(2.381~15.305),P=0.000]、cage置入深度不足[OR=5.157,95%CI(1.760~15.111),P=0.003]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男性)、高龄、骨质疏松、骨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置入深度不足与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密切相关,随访期间应对此类患者密切观察,预防发生严重cage移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Ficat分期Ⅲ、Ⅳ期股骨头坏死(ONFH)和非创伤性Ficat分期Ⅲ、Ⅳ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关节外科诊疗中心收治的因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行THA治疗病人28例(创伤组)和因非创伤性ONFH行THA治疗病人36例(非创伤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术后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病人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8.3个月。创伤组手术时间[(108.25±21.57)min比(97.81±17.38)min]、切口长度[(13.5±2.84)cm比(11.6±2.45)cm]、术中出血量[(349.43±85.15)mL比(285.47±104.36)mL]、住院时间[(15.61±4.08)d比(12.86±4.28)d]均多(长)于非创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术后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双头加压半螺纹空心钉联合全螺纹空心钉加压支撑固定与传统倒三角形分布单头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8-06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86例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其中41例采用双头加压半螺纹空心钉联合全螺纹空心钉加压支撑固定(加压支撑组),45例采用传统倒三角形分布单头螺纹空心钉内固定(单头螺钉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短缩畸形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 8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15~36)个月。加压支撑组与单头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支撑组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上股骨颈短缩程度小于单头螺钉组,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单头螺钉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单头螺钉组,螺钉退出发生率低于单头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头加压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与单头拉力螺钉内固定比较显著减小了术后股骨颈短缩程...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层面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ACVYF治疗(ACVY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5岁(61.0±6.4岁),体质指数16.8~28.1kg/m2(23.67±2.86kg/m2);病程10~80个月(37.5±20.1个月);手术节段:C3 2例、C4 5例、C5 13例、C6 10例。3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治疗(ACCF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8岁(59.5±6.8岁);体质指数16.6~26.4kg/m2(23.30±2.56kg/m2);病程13~72个月(35.8±18.8个月);手术节段:C3 3例、C4 6例、C5 12例、C6 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区高度、C2~7 Cobb角;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在X线片或CT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ACVYF组手术时间为88.2±19.7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24.4mL;ACCF组手术时间为91.5+24.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7±29.4mL,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与ACCF组术后各有3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1~2周后均自行缓解,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颈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区高度和C2~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CVYF组均大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ACVYF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10.54)%,ACCF组术为(75.92±10.3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70.0%和93.3%)优于ACCF组(40.0%和73.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已骨性融合(P>0.05)。结论:ACVYF能有效解除椎体层面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较于ACCF,ACVYF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加快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由屈曲牵张及旋转暴力引起的脊柱创伤,会导致颈椎三柱结构的破坏,其主要特点为小关节突交锁、椎间盘损伤、伴或不伴脊椎骨折,在创伤性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50%。由于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特殊的损伤机制及暴力,约37%的单侧脱位和超过90%的双侧脱位患者合并脊髓损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而早期减压可有效改善脊髓血供,避免脊髓持续受压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为脊髓及神经根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故尽早手术重建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对恢复神经功能极为重要。目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交锁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且各有优缺点,前路手术具有入路简单、创伤小、减压彻底、恢复生理曲度好等优点,成为首选方案,但在颈椎后柱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单纯前路固定无法实现脱位椎体的长期稳定,仍需搭配后路固定。目前对早期手术的价值及时机、闭合复位的价值及适应证、复位方法与固定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基于此,笔者检索了相关文献,对其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药物配比,为临床使用该方提供依据。方法:7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巴氯芬组、芍甘(1,2,3,4)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以T9为中心行椎板切开后不对脊髓做任何处理,其余6组采用T9脊髓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所有大鼠造模成功后进行随机分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灌胃,巴氯芬组以1.35 mg/kg剂量的巴氯芬溶液灌胃,芍甘(1,2,3,4)组分别以芍药、甘草比为1∶1,2∶1,3∶1,6∶1的芍药甘草汤浓缩液(浓度为0.4 g/mL) 3.2 g/kg剂量灌胃,灌胃1次/d,连续3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评价用药前后肌张力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脊髓组织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结果:除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外,其余各组肌张力较用药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芍甘3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腰椎椎板切除回植术(laminectomy replantation,LMRP)的生物力学特性,为LMRP的选择提供相关生物力学依据。方法:提取一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全腰椎CT图像数据,建立L1~L5的有限元模型,得到正常全腰椎模型M0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参照临床手术方法,以L3椎体为手术节段,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及韧带离断情况建立不同的LMRP模型,包括揭盖式LMRP模型M1;头侧翻转式LMRP模型M2a、尾侧翻转式LMRP模型M2b;保留棘间、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旋转式LMRP模型M3。对各模型L5椎体下表面进行固定约束,在L1椎体上表面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载荷500N,同时在该表面施加10N·m力矩载荷,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六种工作状态加载,分析各模型在6种运动状态下各节段腰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各部位最大等效应力。结果: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M0中L1~L5各节段ROM及总ROM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有效。前屈状态下M1~M3模型相较于M0,L1~L5整体ROM增大百分比依次为M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