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最令人失望的疾病之一,因其具有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惰性NHL的不良特征,前者进展迅速,后者难以治愈,且缺乏最佳治疗选择。临床研究证实利妥昔单抗单用或与化疗联合方案治疗MCL有效。波替单抗治疗MCL也有效,在联合方案中尚需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抑制剂与放射免疫治疗MCL代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酸舒尼替尼是一种选择性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生长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转移性和(或)不能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在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改用舒尼替尼(一日50mg,服用4周,间隔2周,一个治疗周期共为6周),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至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延长,约为安慰剂组的4倍以上.初步评价显示,舒尼替尼作为晚期肾细胞癌(RCC)一线治疗用药比干扰素α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帕尼单抗是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第一个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实体瘤治疗,其可直接拮抗受体细胞外配体结合区,阻断下游信号通道。体内外试验及Ⅰ-Ⅲ期临床研究证明,其一般耐受良好,几无输液反应,是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mCRC)很有希望的药物。帕尼单抗是继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之后获美国FDA批;住治疗耐药mCRC的靶向药物,其单用或与标准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均有效,为mCRC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抑制蛋白酶体是癌症治疗一种新方法。波替单抗(商品名:万珂)是第一个批准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前试验对许多肿瘤细胞株有效。Ⅰ期临床试验确定了最佳剂量与可处理的毒性。两个Ⅱ期试验(SUMMIT与CREST)证明万珂治疗复发和/或难治的骨髓瘤患者安全而有效。Ⅲ期APEX试验比较万珂与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的骨髓瘤证实万珂能提高有效率、缓解持续时间和总生存期。据此,研究者探索万珂与常规化疗和其他新药的联合。继续进行中的试验用万珂作为第一线药物治疗骨髓瘤结果令人鼓舞。单用万珂与其联合方案治疗血液与实体恶性肿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激酶抑制药——索拉非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尔兵  王肇炎 《医药导报》2010,29(3):335-338
[摘要]索拉非尼是强有力的多激酶抑制药,靶向两种特殊的受体:RAF激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通过阻断RAF激酶缓慢下调细胞分化和肿瘤生长。VEGF受体负责血管生成或者促进肿瘤的新生血管发生。索拉非尼通过阻断这些受体影响肿瘤的营养来源。在临床研究中,索拉非尼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肝细胞癌和肾细胞癌有明显效果,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治疗这两种疾病。索拉非尼治疗其他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也正在研究。用索拉非尼作为单药治疗和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不同的实体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子靶抗癌药:伊丽沙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肇炎  王尔兵 《癌症进展》2004,2(6):458-461
伊丽沙(iressa,gefitinib,ZD1839)是新一类的靶向抗癌药.本文综述一种具有口服活性、选择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本品对人类多种肿瘤,包括NSCLC细胞株和移植物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不良反应250mg/d组<S00mg/d组.所有经治疗无效的NSCLC患者应用本品(250mg/d),疾病控制率>40%,与临床试验一致.本品与常规化疗或放疗联合应用的可能性研究也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7.
肝癌(HCC)是全球最富有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HCC需要综合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使HCC的全身治疗有了新的希望。阐述了分子靶向药物的现状,多激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进展,认为索拉芬尼是晚期HCC的新的标准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王尔兵  王肇炎 《医药导报》2012,31(10):1333-1336
恶性黑色素瘤(MM)是预后不良的疾病.转移性MM现可用的全身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效率低,有效持续时间短,5年生存率<10%,急需有效的新治疗方法.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抗体——易普利单抗(ipilimumab)和tremelimumab已在临床上研究,经严格的Ⅲ期试验对曾治的转移性MM与对照组比较,ipilimumab有延长总生存期益处.威罗菲尼(Vemurafenib,PLX4032)是癌基因BRAF激酶抑制剂,对未曾治疗有BRAF(V600E)突变的MM患者有很高的有效率,且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先后批准应用ipilimumab和vemurafenib治疗晚期MM患者.临床试验化疗或靶向药联合应用可能更有益.其他靶向药物,包括血管生成和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正在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尔兵 《肿瘤药学》2011,(4):400-400
Vemurafenib(plx4032,RG7204)是小分子、口服可利用的B-RAF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它能选择地阻断RAF/MEK/ERK通道,对B-RAF突变的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头颈鳞癌(HNSCC)是全球的第六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极力提高各种治疗方式的水平,但晚期病例死亡率仍高。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和联合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第一个治疗HNSCC的靶向药。现已证明局部晚期HNSCC患者用Cetuximab+放射治疗(P.T)有生存期益处,并增强局部区域控制。对铂耐药的转移性HNSCC患者单用Cetuximab有临床效果。Ⅲ期试验用Cetuximab和标准的铂为基础的方案第一线治疗复发转移HNSCC患者证明有生存期益处。其他靶向治疗方法也在研究中,正在对各期HNSCC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确定靶向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