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代谢产物作为化学植物分类的问题──生物碱在植物界中的分布规律问题王宪楷,赵同芳(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成都610041)(三)一种植物中共存不同基核生物碱的例证。1.松蕈科红天狗蕈Amanitamuscara中,共存毒菌碱(muscarine),1-...  相似文献   
2.
成都产石菖蒲轻油和重油两种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成都产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根茎,利用著者设计的轻、重挥发油同时定量测定装置;获得轻油和重油两种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轻油和重油各组分的质谱数据,通过仪器检索和有关质谱数据对证,以及碱催化反应等。证明轻油和重油的组分十分一致,均由21个以上的组分组成。包括α-和β-细辛醚。但在组分的含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轻油含β-细辛醚23.87%,α-细辛醚7.52%;重油含β-细辛醚36.79%,α-细辛醚6.85%。挥发油组分的分子量高于204的占18个,164以下的只有3个,含有多量软脂酸和亚油酸。这与已知的A.gramineus几种化学型挥发油的成分有较大的不同,属于一种新的化学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根据各类生物碱在植物界中分布情况作为化学植物分类学的依据时遇到的几个问题:生物碱在所研究的对象植物中的存在的含量问题;同一种或同一基核的生物碱分布在形态植物分类学中没有亲缘关系的植物中的问题;一种植物中共存不同基核的生物的问题;一种植物中存在不同基核所构成的双分子生物碱的 问题;一种生物碱或其同系物分布在植物和动物中的问题;和植物中本来的代谢产物的问题等。举出必要的例证加以说明论证。  相似文献   
5.
石柱连Coptis chinensis Frach.var.shihchuensis Wang.根茎中,获得小蘗碱,worenin,jatrorrhizin,一种非酚性生物碱(还原产物,熔点142—143℃)及一种酚性生物碱(还原产物,熔点208.5—209.5℃)。  相似文献   
6.
王宪楷 《药学学报》1963,10(8):510-513
本文設計了一种管状的逆流分配器,每支可容100毫升溶剂(移动相与固定相各50毫升)分配,100支折迭构成立方体装置,占28×55×40厘米.  相似文献   
7.
千金藤属植物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叙述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所含生物碱成份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并述及一些植物在民间的治疗效用,以及部份生物碱成分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20种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所含成分差别很大,仅5种植物含有石斛碱类成分,其中只有两种植物含有石斛碱,与10种商品中药石料所包含的20种石斛属植物的品种比较,势必不能以一种全钗石斛的疗效概括所有中药石斛的疗效。同时,石斛的加工方法以反复火烤、日晒、发酵、水没、水煮等方法进行,无一定程序。其成品所含成分很难保持其植物原有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天然药物化学》(王宪楷主编,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教学交流研讨会,于1988年7月11日至17日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16所医药院校、10所中医学院和9所其它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代表共55人。  相似文献   
10.
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坝(今名江油)3种栽培附于(AconitumcarmichaeliDebx.)之一的鹅掌叶附子中,分得10种生物碱化合物,经几种光谱分析鉴定,证明其中2种为已知生物碱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和新乌头碱(mesaconitine),还获得一种为新化合物,N-CHOC_(19)-二枯生物碱,命名为aldohypaconitine,后者再由hypaconitine经氧化合成确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