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氯沙坦组(A组):氯沙坦50mg,每日晨1次口服;氯沙坦联用通心络组(B组):氯沙坦50mg,每日晨1次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A组和B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0.01),B组降压作用较A组显著(P<0.01);(2)尿蛋白排泄量:Alb(mg/24h)分别由106±10、107±10降至88±9、70±9(P<0.01);24h尿蛋白(g/L)分别由0.250±0.063、0.250±0.083降至0.213±0.043、0.170±0.025(P<0.01);2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B组较A组更具显著意义(P<0.01)。(3)BUN、Cr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氯沙坦联合通心络具有明显降血压、稳定血糖的作用;明显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哈伯因片,每次0.1mg,每日2次。疗程均为半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MMSE、HDS、FAQ量表得分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67.50%,哈伯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MMSE、HDS、FAD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药物副作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VD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程桥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便携式多普勒血流仪(8MHs)对程桥社区2360例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踝臂指数的测量,以踝臂指数≤0.9定义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并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8.7%,其中男8.0%,女性9.3%;60~69岁组6.9%,其中男性7.0%、女性6.9%;70~79岁组9.4%,其中男性8.0%、女性10.8%;80-97岁组12.6%,其中男性12.2%、女性12.9%。随增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逐渐增高(P〈0.05)。男女性别构成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冠心病124例(60.5%)、缺血性脑卒中59例(28.8%)、糖尿病131例(63.9%)、高血压161例(78.5%)、吸烟48例(23.4%)、高脂血症136例(66.3%)。结论上海市程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外周动脉病患病率为8.7%,低于欧美等国家的水平。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与性别无关,与增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合成新的4-芳氨基-6-溴喹唑啉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 方法 以4-氯-6-溴喹唑啉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E)-氨基二苯乙烯或4-[2-(2-呋喃基)]乙烯基苯胺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5种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以人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癌细胞(A549)为受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结果与结论 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利用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认。5种化合物对BGC-823和A549两种细胞模型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