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102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与术后DSA片。分析单纯化疗组(TAI,44例)和化疗加化疗栓塞组(TAI TACE,58例)介入术后的影像表现。结果:TAI组:瘤体缩小4例,无变化23例,染色变淡26例,供血动脉末梢变细、闭塞11例,血管湖或动静脉瘘形成8例。TAI TACE组:瘤体缩小9例(僵直瘤血管逐渐迂曲5例),无变化35例,瘤体进展伴碘油缺损12例(无肝内侧枝形成),肝内侧支形成11例(均见侧支形成侧碘油缺损),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DSA影像分析,对术后疗效评估,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肝癌侧支循环的形成、发现及处理,对23例具有侧支循环通路的患者进行造影,发现侧支后进行化疗、栓塞。常规介入处理52次,发现侧支33支,对17支侧支行31次化疗加栓塞,除常见栓塞后综合征外,未见非靶器官误栓。正确发现侧支循环通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介入处理,可以使肝癌的介入治疗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以儿童多见,近年来,成人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尽管有许多抗结核药物,预后有很大改善,但结脑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较高。最近欧美报告死亡率为15%~36%。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则用药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由于该病有不典型临床表现和不典型脑脊液(CSF)改变者较多,因而造成误诊、误治者屡见不鲜。我科一年来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序贯微波消融(MWA)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两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1例(潍坊医学院附属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30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31例)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序贯MWA治疗设为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治疗和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2)近期疗效。(3)随访和生存情况。(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住院、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治疗后6个月内每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实验室指标、肿瘤标志物、腹部增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了解患者生存与疾病进展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Pearson校正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个时间点生存率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为(58±8)岁,年龄范围为43~73岁。61例患者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1)治疗和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①治疗情况,观察组患者TACE治疗次数、MWA治疗次数、首次TACE治疗至首次索拉非尼服药时间、索拉非尼服药时间分别为1次(1~5次)、2次(1~4次)、5 d(5~9 d)、24个月(6~72个月),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次(1~5次)、0、6 d(5~9 d)、16个月(6~60个月),两组患者TACE治疗次数、MWA治疗次数、索拉非尼服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01,-7.213,-2.614,P<0.05)。两组患者首次TACE治疗至首次索拉非尼服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3,P>0.05)。②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无TACE并发症发生;观察组3例患者发生MWA并发症,其中肝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胸腔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③索拉非尼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口服索拉非尼2个月后均出现≥1种与索拉非尼相关的Ⅰ~Ⅲ级不良反应,无Ⅳ级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手足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皮肤色素脱失、腹泻、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疲劳、肝功能障碍、骨髓抑制分别为8、3、4、3、10、18、20、20、20、15、3、2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9、3、3、2、13、19、23、12、21、12、6、2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0.000,0.000,0.000,0.796,0.177,1.082,3.674,0.208,0.435,0.601,0.000,P>0.05)。发生索拉非尼不良反应患者经对症治疗、减少索拉非尼剂量或间断停药后均缓解。(2)近期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甲胎蛋白(AFP)为16μg/L(3~538μg/L),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AFP为292μg/L(9~642μg/L),两组患者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4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肿瘤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肿瘤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4、11、6例、0,80.6%(25/31),100.0%(31/31),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3、12、3例,50.0%(15/30),90.0%(27/30),两组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3,P<0.05);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61例肝细胞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7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2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8例为肿瘤局部进展,4例为门静脉主干癌栓,11例为肝内转移,5例为肺转移;对照组30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13例为肿瘤局部进展,6例为门静脉主干癌栓,6例为肝内转移,5例为肺转移。61例患者中,观察组28例死亡,对照组29例死亡。观察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8.0个月、18.0个月,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5个月、11.5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21,10.506,P<0.05)。观察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37%、20%,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3%、13%、7%,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635,4.623,3.139,P<0.0167)。观察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40%、27%,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3%、13%、7%,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5,4.900,3.684,P<0.0167)。(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83,6.196,12.646,5.049,2.950,4.791,95%可信区间为0.284~0.823,3.198~12.003,5.031~31.785,2.586~9.858,1.366~6.369,2.507~9.155,P<0.05)和(风险比=0.427,5.804,7.032,5.405,2.925,4.410,95%可信区间为0.248~0.735,3.043~11.070,3.071~16.101,2.685~10.881,1.364~6.270,2.331~8.34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BCLC分期、肝硬化、HBV感染是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0.183,5.886,17.544,4.702,3.801,95%可信区间为0.090~0.370,2.648~13.083,5.740~53.622,1.928~11.470,1.368~10.562,P<0.05)和(风险比=0.201,3.850,3.843,3.598,3.726,95%可信区间为0.098~0.411,1.761~8.414,1.526~9.682,1.444~8.963,1.396~9.947,P<0.05)]。结论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比较,TACE联合索拉非尼序贯MWA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安全、有效。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BCLC分期、肝硬化、HBV感染是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广泛应用于胆道便阻的减压治疗。我院采用PTCD和经肝动脉灌注栓塞的双  相似文献   
6.
7.
CT对急性外伤性外部脑积水的诊断意义王喜功潘吉荣脑外伤可导致梗阻性脑积水,CT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而对于以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及脑沟、脑裂加深为主要CT表现的外部性脑积水(EH),往往易被误诊为脑萎缩或硬膜下积液。本文对35例急性外伤性外部脑积水病人...  相似文献   
8.
非均匀性脂肪肝误诊为肝癌2例潘吉荣王喜功聂毅例1,男,46岁。肝区胀痛,恶心、纳差90d.查体和肝功能化验正常。超声显示肝右叶内2.8cm×1.9cm和2.6cm×2.3cm强回声光团,边缘清晰,诊断为肝癌。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证实强回声区为脂肪浸润。...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长管骨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阅读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0例长管骨骨转移瘤病人的X线平片和CT扫描片,并记录各种征象。③结果CT表现为溶骨型转移20例,成骨型转移6例和混合型4例。溶骨型主要表现为囊状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伴轻度膨胀的不完整骨壳,软组织肿块局限。④结论CT扫描在显示骨质破坏和肿瘤组织方面优于X线平片,对多数长管骨转移瘤病人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经病理证实的30例酒精性肝病(ALD)的CT及B超检查结果,其中酒精性脂肪肝(AF)17例;酒精性肝炎(AH)4例,显示肝脏增大、脂肪浸润,酒精性肝硬化(AC)9例,呈典型肝硬化表现。结合临床、嗜酒史、实验室检查指标,提出CT及B超是诊断ALD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