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理能力现状,并分析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597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结果 山东省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评分为低、中水平占97.2%,ADL受损者占74.1%;社会支持总评分(r=-0.137,P<0.01)及其主观支持(r=-0.150,P<0.01)、客观支持(r=-0.086,P<0.01)维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回归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社会支持是ADL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自理能力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自理能力呈负相关。通过“政府-社区-家庭”支持系统加强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提升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中CD44 V5和nm23-H1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炜  吴静  严祥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3):218-221,252
目的 :探讨CD4 4V5,nm2 3 H1 的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85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 4V5和Nm2 3 H1 的基因产物测定 ,并对其中 50例患者术后随访 3年。结果 :①CD4 4V5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1 .2 % ,Nm2 3 H1 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57.6 %。②在食管癌中CD4 4V5的过表达和Nm2 3 H1 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及预后相关 (P<0 .0 5) ,而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 (P >0 .0 5)。③在食管癌中 ,CD4 4V5和Nm2 3 H1 的表达呈负相关 (r=- 0 439,P <0 .0 1 ) ,且CD4 4V5的过表达伴有Nm2 3 H1 低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 (P <0 .0 1 )。结论 :CD4 4V5和Nm2 3 H1 在食管癌中的不同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CD4 4V5、Nm2 3 H1 的不同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可为临床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开展罗沙替丁与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自动监测并进行安全性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信息化主动监测并比较罗沙替丁与奥美拉唑的9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300例基线匹配的用药患者中,罗沙替丁组、奥美拉唑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发生率1.7%)和10例(发生率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血红蛋白减少两组各发生1例(0.3%);肝损害分别发生4例(1.3%)、7例(2.3%);奥美拉唑组发生胰酶异常1例(0.3%),皮肤损害反应1例(0.3%),而罗沙替丁组未发生。两组均未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肾损害、过敏性休克、心电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组与罗沙替丁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自动监测专用软件系统有助于便捷高效地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Pim-3表达、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Pim-3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以病理分级和Pim-3表达最为重要.结论 Pim-3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摘 要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筛选我院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相关ADR发生率,并对血液系统ADR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系统共监测病例1 667 例,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异常及急性肾损伤的阳性报警率分别为94.24%,98.67%,91.78%,83.61%,70.33%和15.38%。血液系统ADR的总体发生率为39.06%,其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9.26%,18.55%,7.39%和13.57%;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4.53%;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0.38%。研究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血液系统ADR组与未致ADR组比较,在患者性别、年龄及住院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R组患者体重指数更低(P<0.05)。结论:借助专项系统能够高效、精准的对目标药物实行自动监测,警示临床用药方案,减少ADR发生风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液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将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进行整体性比较和排序,试分析出我国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1个省份的八项指标,采取熵权TOPSIS法、RSR法和二者模糊联合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三种方法排序得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前三名均为江苏、广东、浙江;使用熵权TOPSIS法和0.9Ci+0.1RSR模糊联合排序得到的后3名均为新疆、吉林、西藏;使用RSR法和0.5Ci+0.5RSR模糊联合排序得到的后3名均为新疆、宁夏、西藏;使用0.1Ci+0.9RSR模糊联合排序得到的后3名分别为宁夏、新疆、西藏。以上几种方法产生的排序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总体趋势趋于一致。结论 基于熵权TOPSIS法与RSR法模糊联合方法对评价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地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静脉给药致ADR的发生规律,为临床用药风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8~2014年158个医疗机构呈报的88 963例静脉给药疑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关联性评价,全部报告中有70 672例属ADR,其中严重ADR 4 181例(5.91%),新的ADR 4 382例(6.19%)。全部ADR患者的年龄分布曲线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似。全部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大(26.04%);抗感染药物ADR报告最多(36.09%);用药后30min内出现ADR者过半(50.78%)。而严重ADR报告中,比例最高的是全身性损害(22.87%);抗肿瘤药物ADR报告最为多见(38.03%);ADR潜伏期以3~7 d占比最高(20.88%)。结论:ADR报告的信息化使围绕大量数据的深入挖掘成为可能,人口学信息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整体变化趋势;严重ADR的发生规律具有其自身特点,有必要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是否对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组、放射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待肿瘤体积为120mm3时,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0.3ml/d灌胃;药物组给予当归红芪超滤物1.44g/kg灌胃;放射组给予一次性6Gy射线照射;联合组给予当归红芪超滤物1.44g/kg灌胃和一次性6Gy射线照射。各组连续灌胃30 d后,观察小鼠移植瘤重量和抑瘤率、肿瘤生长延迟时间(TGD)、肿瘤体积生长至放射治疗前3倍所需时间(TGT3)及联合组的增敏系数(EF),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5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组小鼠移植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药物组、放射组(P0.05或P0.01);联合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和放射组(P0.01)。联合组小鼠TGT3、TGD较药物组和放射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EF为1.95。联合组p53 mRNA及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药物组、放射组(P0.05)。结论当归红芪超滤物可以增强TM40D人乳腺癌荷瘤小鼠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蛋白及其mRNA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