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目的:建立贝达喹啉人体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应用。方法:血浆样本以舍曲林为内标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C18色谱柱甲醇-10 mmol·L-1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定量测定贝达喹啉和舍曲林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555.2→229.0和m/z 306.2→159.0。结果:贝达喹啉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0~3.0μg·mL-1(r=0.9995),定量下限为0.010μg·mL-1;方法经验证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用于6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贝达喹啉治疗血药浓度监测,患者在治疗第7天血浆中贝达喹啉血药峰浓度Cmax为(3.48±0.70)μg·mL-1,峰时间tmax为(5.33±1.03)h,半衰期t1/2为(18.73±6.39)h;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last为(50.16±9.74)μg·h·mL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丁香醛的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on-line SPE LC-MS/MS)。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后,取上清经on-line SPE系统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选用香兰素为内标,以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丁香醛的含量。色谱柱为GRACE Alltima HP C18(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60∶40,V∶V),流速为0.4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采用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分别选择m/z 182.3→m/z123.1和m/z 153.1→m/z 93.0作为丁香醛和内标物香兰素的检测离子对。结果丁香醛在10.0~2 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RE)范围为-8.5%~5.9%;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16.3%,日间精密度RSD<13.8%。SD大鼠灌胃给予丁香醛(17.5 mg.kg-1和70 mg.kg-1)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41.9 min和54.0 min、Cmax分别为361.0μg·L-1和944.0μg·L-1、Tmax分别为10.0 min和27.5 min、CL分别为848.1 ml·min-1.kg-1和683.9 ml·min-1·kg-1。结论建立的基质中丁香醛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好,适用于丁香醛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碳青霉烯类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该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36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年龄、感染部位、微生物送检、病原菌培养、用药疗程、药物会诊、联合用药和患者用药后的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 364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62.6%患者由于肺部感染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用药前的微生物送检率为86.8%,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情况基本符合预期目标;会诊率低,尤其是临床药师会诊率;治疗有效病例数为311例,占比8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症状均较轻微。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对不合理情况应继续加强监管,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