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家庄地区自1984年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称EHF)以来,发病率经过了1986至19883年高峰时期,褐家鼠已被证实为我区EHF主要传染源宿主动物。为了摸清褐家鼠疫情动态与人间流行规律,我们于1986年始进行了5年动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对我区不同流行强度的9个县、市,于1986年至1990年逐年分阶段进行连续监测。 二、定点调查,选择我区疫区流行强度不同的3县8个自然村为调查样地,自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逐月进行定点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2.
<正>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与鼠带毒的关系,试图建立疫情预测,或研究EHF流行强度的鼠带毒率阈值,是有实际意义的。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区居民宅院的褐家鼠,或兼有小家鼠,是当地EHF的主要传染源。这两种鼠肺EHF病毒抗原的检出率(或称带毒率)相应为8.2%(235/2867)和4.2%(80/1907)。有15个疫村和5个疫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于1991年初对我区3个爆发疫区村进行了调查。分型检验结果;本次血清检验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按微量板方法进行。并辅以外斐氏反应检验。 一、单份血清检验结果 对15例病人恢复期血清测定结果,莫氏抗体阳性率为100%,GMT 为55.2;其中莫氏抗体高于普氏抗体4倍的11人,占 73.3%,其莫氏GMT为56.42;高于两倍的2人,占13.3%;两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地区1984~1985年确诊流行性出血热167例,重型和危重型60例,占35.93%。调查表明,平原发病区域褐家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出率为6.23~6.82%,小家鼠为4.05%。鼠带毒率与当地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野鼠中未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5.
我区自1984年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人日趋增多。为了解出血热病人的抗体动态及人群的感染状况,为病人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于1985年5月~1986年1月,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住院患者进行EHF-IgG荧光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抗原:Vero-E_(?)细胞抗原片。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制备。二、血清标本来源:石家庄地区各医院临床诊断为EHF的住院病人71例。  相似文献   
6.
HBcAb在HBV感染个体中的出现和持续状态已被清楚地证明,并把它视为HBV感染的一个血清学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探讨它在临床学和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本文研究了159例正常人的HBcAb。经两年的追踪观察,发现HBcAb检出率高于乙型肝炎的其它血清学指标,并发现HBcAb滴度与HBsAg滴度间存在着正相关,同时有按滴度变动的依存关系,即呈对数曲线形式(R~2=0.96033)。此结果为今后检测HBcAb与HBsAg指标的数量分析提出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1989年12月,我们收治1例四肢远端坏死性类丹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5岁,屠宰户。于1989年12月9日下午杀(剥)病死猪(猪丹毒)2头,不慎扎破手指(未处理),又未洗手而抓吃食物。次日晨3点,突然寒战、高热、头疼,呕吐1次,轻度腹泻,未做抗菌治疗。上午面部出现斑疹,渐延及全身并有出血斑。第三病日四肢远端肿胀、剧痛、皮温下降、皮肤由暗红转为青紫且呈上行  相似文献   
8.
赞皇县是斑疹伤寒的老疫区,1964、1966和1975年曾发生三次小流行,为了解该县斑疹伤寒的型别和人群抗体水平,1980年8月我们与该县卫生防疫站对两个公社的三个大队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某生产队放牧员。1977年8月25日发病。自觉周身不适、发烧、头痛,至27日下午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于当日下午6点40分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9.3℃,脉搏140,呼吸60,血压130/90。烦燥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明显发绀,咯粉红色泡沫痰,皮肤没发现丘疹、水肿及黑褐色干痂。两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少数于性啰音,心率140,律整,无杂音。腹部未发现异常。胸透: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