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牙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25例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因错位愈合导致的开胎患者进行正畸矫治,观察患者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结果25例患者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SN-MP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1);上下颌(牙合)平面获得重建,下颌骨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开(牙合)得以解除。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是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后开猞的一种快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比釉质磨除的氟斑牙与正常牙之间托槽抗剪切粘接破坏力的差异,探讨釉质局部磨除在提高氟斑牙患者托槽粘接的效果,为临床氟斑牙托槽粘接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准妈妈们会千方百计地选择科学的饮食方法,也会按部就班地到妇产科进行孕前检查,她们在关注各个重要脏器健康的同时,却很容易忽略小小的口腔。也有的孕妇对口腔检查并不排斥,只是不免嘀咕:口腔健康和怀孕生育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谷宇新  李庆星  王大维  王云军 《河北医药》2007,29(11):1229-1229
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在糖尿病和牙周病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损严重且进展迅速[1,2],且糖尿病的糖代谢状况影响牙周病的愈合.而牙周病这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目前是人类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术治疗,分别测定牵引前、牵引后3个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值,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引前腭咽后闭合良好占56.2%;34.3%患者语音清晰度无明显的变化;9.5 %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降低.结论 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术前腭咽闭合良好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绝大多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唇挡单侧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年龄在12~16岁应用改良唇挡完成单侧扩弓的18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扩弓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测量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裂侧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颊、腭侧牙槽骨的高度均降低,其中尖牙变化量最大(P<0.01),尖牙颊侧骨开裂的患者增多.第一、第二前磨牙颊侧牙槽骨在釉牙骨质界下4mm、6mm处厚度增加,尖牙颊侧在6mm处骨厚度增加(P<0.01),在4mm处骨厚度减少(P<0.05),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减少.结论 唇挡扩弓后,裂侧牙齿颊侧牙槽骨的高度降低,厚度增加.对于裂侧尖牙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由于氟斑牙釉质结构的特殊性,氟斑牙患者的正畸治疗中,传统的直接黏结方法,托槽和牙面之间的黏结强度很低,托槽的频频脱落影响到正常的治疗过程。提高氟斑牙患者托槽的的黏结力,降低托槽的脱落率是氟斑牙地区正畸医生努力的目标。我们通过对重度氟斑牙进行不同的处理后黏结托槽,比较临床上托槽的脱落情况,评价不同牙面处理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如今不少医院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欠逃费问题,医疗费难收成为不少医院的隐痛,有时甚至会出现同一个病人多次逃费的现象。该问题的产生,会影响医院的日常运作,甚至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和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在分析病人欠费逃费现象的现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骨性反(牙合)是上下颌骨的大小、形态异常而形成的一种严重颜面畸形,在生长期间随下颌的持续性生长而逐渐加重.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阻断性矫治,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戴用时间受到明显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