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旋毛虫病在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及临近国家的流行现状各不相同,在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罗马尼亚及克罗地亚,猪和人的旋毛虫感染率均较高;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具有中度的旋毛虫感染率;在匈牙利已有多年未发现人体旋毛虫病,但近2年来已发现了散发的猪旋毛虫病。旋毛虫病在东南欧国家的再度肆虐,提示旋毛虫病能够突破食品安全体系和兽医检疫的薄弱环节,从而可导致地区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旋毛虫病扩散。该文对旋毛虫病在东南欧国家的历史、分布、流行现状、感染来源、虫种及再度肆虐的原因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 (trichinell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类而感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急性期有发热、眼睑水肿、皮疹等过敏反应 ,继之出现肌肉剧烈疼痛等症状 ,若未及时治疗 ,病人死亡率可达 3 %~ 3 0 %。至 1999年底 ,已在我国 12个省市区发生了 5 48起本病暴发 ,发病 2 3 0 0 4例 ,死亡 2 3 6人 ,而 3 5 40例散发病人则见于全国 17个省市区 ;猪旋毛虫病则分布于我国 2 6个省市区[1,2 ] 。河南省自 80年代初发现人体旋毛虫病以来 ,已发生多起本病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  相似文献   
4.
恶丝虫病     
该文对恶丝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共同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鉴定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的共同抗原,避免血清学诊断这3种寄生虫病时的交叉反应。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Western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文睾吸虫成虫3者相同蛋白带的分子量为108、65、53、43、42、31、25、16 kDa。免疫印渍结果表明,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 65、58、53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肺吸虫感染的大鼠和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108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发生反应;而3种可溶性抗原中的53kDa与本实验中所有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和患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 65、58、53 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共同抗原,108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共同抗原,而53 kDa蛋白为这3种寄生虫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7.
应用抗猪囊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临床确诊的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阳性率为51.14%(67/131)。对19例脑型囊虫病患者同时测定了血清和脑脊液中的CAg,阳性率分别为47.36%和78.94%,总阳性率为84.21%。对治疗0.53后的19例患者检测时,血清和脑脊液中CAg均呈阴性反应,而检测抗体仍呈阳性反应。50例正常人、49例其它寄生虫病及5例其它脑部疾病患者脑脊液的CAg均呈阴性反应。结果提示:测定CAg对囊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医学蠕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医学蠕虫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结构,而且有助于揭示它们如何适应寄生环境,从而有助于对寄生虫病流行规律的认识,加深对寄生虫病精准防控的理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条形码、简单序列重复、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等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寄生虫个体间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揭示寄生虫种群的遗传变异、物种的起源进化等。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三类分子标记在医学蠕虫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拆字悟禅     
吃、穿、住、行、生、老、病、死正好八个字,人是什么意思,“”指灵从天上来“”则从半路到地下去。你写一次:人。生指灵,万物皆有灵。“土”指世界的混合物。灵为阳,土为阴,阳阴交合于“一”体,而为“三生万物”,而为“三位一体”,而为“三千世界”。目里“二”为两仪,为阴阳。能穷万物之理。围有“二,”围有阴阳(差别的根本属性)外“‘口”为四象。的“白”指明月,指明镜,指心中的太阳,指性、恒、明。“勺”指北斗垦,勺子形状的北斗星,所谓“天应星,地应潮”。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说:“王汝形,一汝视,天将合之。”…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53kDa ES抗原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旋毛虫 5 3kDaES抗原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DNASTAR和Anthep ro5 .0 ,按照Kyte -Doolittle氨基酸亲水性标准对旋毛虫 5 3kDaES抗原的亲水性基序、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进行分析预测。结果 在旋毛虫 5 3kDaES抗原蛋白中 ,第 1 9- 2 5、4 0 - 5 1、6 1 - 6 7、99- 1 0 5、1 1 1 - 1 1 9、1 2 6 - 1 34、1 37- 1 5 2、1 79- 1 85、1 91 - 2 0 0、2 1 9- 2 38、2 6 1 - 2 6 7、2 81 - 2 95、31 2 - 32 3、331 - 343、36 7- 372、2 90 - 393位氨基酸残基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第 1 9- 2 5、4 0 - 5 1、6 1 -6 7、99- 1 0 5、1 1 1 - 1 1 9、1 2 6 - 1 34、1 37- 1 5 2、1 79- 1 85、1 91 - 2 0 0、2 1 9- 2 38、2 6 1 - 2 6 7、2 81 - 2 95、31 2 - 32 3、331 - 343、36 7- 372、390- 393位氨基酸残基可能是B细胞的表位。结论 对旋毛虫 5 3kDaES抗原蛋白和B细胞表位的分析为研制旋毛虫病新的诊断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