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物以抗组胺药物和皮质类激素为主。1 抗组胺类药物引起变态反应的介质很多 ,组胺是其中非常重要之一。所以抗组胺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变态反应疾病的药物。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大多数症状是通过H1 受体来表达的。组胺可通过H1 受体作用于鼻黏膜组织中不同的效应细胞上 ,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黏液腺分泌亢进、平滑肌收缩和刺激神经末梢等 ,临床上所指的抗组胺药物 ,主要是指组胺受体拮抗药 (或称阻滞药 ) ,作用机制是在靶细胞膜上与组胺H1 受体竞争结合 ,从而达到阻断或减轻由组胺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1.1 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 这类抗组胺药物都属于脂溶性 ,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而阻断大脑中的H1 受体功能。所以都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如嗜睡现象。除副作用外 ,抗组胺药物还可产生其他效应 ,如阻断毒蕈碱胆碱能、α 肾上腺素能和 5 羟色胺受体及局部麻醉等作用。这种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心脏兴奋而导致心悸、心动过速、视觉模糊、胃肠道蠕动减慢 (便秘 )和尿潴留 (尤其对患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等。这类抗组胺药物还可和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比如能加强一些药物或物质的作用 ,如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乙醇、抗帕金森...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59至1963年3月底观察鼻咽癌共337例,其中289例有颈部肿块。特就下列各点提出讨论:一、发病率文献中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者为23.9—47.7%,作为症状之一者为60.3-90%,本文则分别为42.4%及85.7%。百分比出入较大,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理类型:一般认为颈部转移与病  相似文献   
3.
头位性眩晕     
头位性眩晕为眩晕症状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它仅于头部处于一定位置时出现。因其常与位置性眼震同时存在,故一般多以后者命名。但由临床上观察,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临床上对此二症状的发病数并不少见,但报道不多。早在1921年 Barany 氏首先描述后,国外 Dix 与 Hallpike,Lindsay 与 Hemenway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針灸治聋工作,早在1956年即有零星开始。至1958年大跃进后,在省卫生与民政部門党政領导的重視与支持下,全省普遍开展,取得一定成績,累积了不少經驗,同时也摸索了一些規律。本文綜合1958年以来全省6个单位提出20篇論文的資料,就下列各点提出报告。一、一般情况: 根据17个单位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964年6月底止,共治疗耳聋及聋啞一千多例,經治疗后,听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部分病例听力恢复至应用水平,部分聋啞且能听到言語声,学习簡单对話。  相似文献   
5.
眩晕为前庭系统功能紊乱时出现症状之一,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前庭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的复杂细致,甚至有不少问题尚未十分明了,所以对于诊断相当纷乱。一般常以美尼尔氏综合征、美尼尔氏病、非典型美尼尔氏病、假性美尼尔氏病等称之,因之常造成治疗上种种困难。国外对眩晕的报道及分析颇多,但国内有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65~1982年9月在间接喉镜下共摘除声带肿物1,911例,其中息肉1,567例、声带小结(下称小结)148例、血管瘤4例、囊肿8例、喉癌129例、乳头状瘤27例、喉结核28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声带息肉、小结39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西医方法进行耳科检查后再服用中药,达到一定效果,有效率达到70%以上,为治疗耳鸣症积累一些经验。一、临床资料本文共观察102例,其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16岁~71岁。每一病例均询问耳鸣发生时间、耳鸣音调及有无并发眩晕及耳聋。再通过耳科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若能在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时期加以阻断,则可以防止其发生。多年来,病理学家发现局部粘膜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有演变为癌的可能性,临床上鼻咽粘膜某些病变也需要和癌鉴別。癌前状态系指未发生癌症前的生理状态或概括在正常范围内的状态,癌前病变则指可能演变为鼻咽癌的鼻咽部疾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7年3月至6月行4例后鼓室径路感应式单导电子耳蜗埋植术,术后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均为语后全聋,“全聋”诊断标准是听力计最大输出无听觉反应;病程分别为3年、7年、19年、21年。根据病史分析可能的致病原因为流行性脑膜炎1例、脑膜炎1例、高烧或链霉素中毒2例。4例发育均良好,智力正常,体检未见异常。本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0年1月至1985年4月,共收治喉一气管瘢痕狭窄12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54岁,所有病例均带有气管套管入院。发生狭窄原因:以外伤为多,共9例,包括刎颈4例,颈部枪伤、挫伤、胸部挫伤、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