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及溶栓疗效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钙蛋白T(TnT)是一种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我们选择了1997年10月~1998年IO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通过测定血清TnT的动态变化,以探讨TnT对AMI的早期诊断及溶栓疗效判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对象:对照组ZO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6~53岁,平均41.2岁,均无心血管病史的健康体检者。AMI组3O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SO.8士84岁。其中对符合溶栓条件持续胸痛>半小时,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O.lmv,发病<6/J‘时,年龄<7O岁的24例立即予以尿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标记物在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中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地高辛、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引物,建立地高辛-抗地高辛、荧光素-抗荧光素和生物素-亲和素酶呈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基因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检测46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19种非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9种非分支杆菌标准株和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并对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结果经3种方法平行检测,46例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果完全一致;19种非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9种非分支杆菌标准株结果均为阴性,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结果均为野生型;地高辛系统和荧光素系统敏感度为2.0×103拷贝/ml,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敏感度为2.0×104拷贝/ml;3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3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生物素系统敏感度略低于地高辛系统和荧光素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使DNA芯片显色,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 DNA)多态性分析。方法 将标记生物素的dUTP在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时掺入DNA样品目的断片,并将目的断片杂交于含HBV核苷酸序列(1896、1814、1762、1764、P区552)的野生型及突变型探针的DNA芯片上,用亲和素-碱性磷酸酶进行显色,并转印于尼龙膜上,再用光学扫描仪读取结果。结果 42例乙型肝炎患者HBV核苷酸序列1896、1814、1762、1764、P区552位点突变率分别为40%、31%、50%、50%、10%;该法检测敏感度为5.6×10~2病毒考贝数/ml;特异性高;强、弱阳性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1%和19.8%。结论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用于HBV DNA多态性芯片显色,方法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盐城地区孕产妇血清及乳汁中 TT病毒 ( TTV)感染状况 ,探讨 TTV的传播途径。方法 采用PCR-微孔板杂交法对 1 0 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标本进行 TTV DNA检测。结果  1 0 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 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 2 .4%和 1 0 .5 % ,1 3例孕产妇血清 TTV DNA阳性患者中乳汁同时阳性 1 0例 ,血清与乳汁感染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孕产妇存在 TTV感染 ,并可能经乳汁感染婴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分析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及11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基因型.并测定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PAF-AH.基因突变率和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分别为42.44%、(91.08±39.10)ng/L、(36.46±13.10)μg/L、(41.75±11.18)μg/L、(29.05±9.1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05%、(64.30±18.81)ng/L、(18.27±7.68)μg/L、(30.94±8.47)μg/L、(18.75±6.06)μg/L](P<0.01)脑卒中组基因突变者血浆PAF、GMP-140水平显著高于无基因突变者(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且与PAF-AH基因多态性相关.PAF-AH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遗传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6.
血清CagA-HP IgG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胃溃疡(GU)、胃癌(GC)、慢性浅表性胃炎(CG)及无胃粘膜异常者进行CcgA-HP IgG检测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210例研究对象进行CagA-HP IgG检测,同时测定HP抗体.结果:对照组CagA-HP IgG阳性率13.2%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P抗体阳性率50%与GU、GC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与C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gA-HP IgG检测对GU、GC的诊断价值优于HP抗体,并对HP感染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了解孕产妇血清及乳汁中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探讨TTV的传播途径。方法:采用PCR-微孔板杂交法对10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①10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TTVDNA阳性率分别为12.4%(13/105)、10.5%(11/105);②13例孕产妇血清TTV DNA阳性病例中乳汁同时阳性10例,占76.9%(10/13),血清与乳汁感染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产妇存在TTV感染,并可能经乳汁感染婴儿。  相似文献   
8.
样品不同处理方法对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TTV D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底日本学者Nishizawa等[1]报道从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TTV以来 ,不少学者做了大量有关TTV的检测工作.目前国内外用PCR方法检测TTV的报告较多,但不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其检测方法特别是样品处理方法不同有关.我们比较了8种常规的DNA抽提方法,并建立了适合于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TTV DNA的标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328例血清TT病毒DNA及其IgG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中TT病毒(TTV)感染情况。方法 根据Okamoto报道的TTV全序列设计引物,建立TTV DNA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利用该法对81例正常人、92例献血员、123例甲-庚型肝炎,32例非甲-庚型肝炎病人进行TTV DNA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抗TTV IgG。结果 TTV在以上四种人群中阳性率分别为2.5%、2.2%、19.5%、28.1%,抗TTV 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2%、3.7%、26.8%、34.4%。前者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重叠感染中TTV合并HBV的二重感染率最高为75.0%。结论 不同人群匀存在TTV感染;正常人群和职业献血员存在健康携带状态;甲-庚型肝炎和非甲-肝炎病人为高危人群;TTV可与各型肝炎存在重叠感染;TTV除经血传播外,存在其他传播途径,抗TTV IgG可作为TT病毒感染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血清FABP、cTn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6例AMI患者、40例骨骼肌损伤及40例健康者采用酶免疫一步法检测血清FABP、cTnT,竞争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AMI患者早期(1h~25h)FABP增高,随后(3h~2w)cTnT增高。同时测定FABP和cTnT最少一项增高,其阳性率为100%(26/26),诊断窗口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各种组合检测。结论血清FABP、cTnT联合检测在AMI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