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膝关节活动系统(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JAS静态牵伸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拮抗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不同时间段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13±0.57)、(4.20±0.62)、(1.50±0.57)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22±0.75)、(4.27±1.04)、(1.60±0.6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2.97±1.07)、(5.33±2.19)、(2.5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43±1.01)、(4.80±1.34)、(1.97±0.81)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60±0.65)、(4.87±1.05)、(2.10±0.92)分,与治疗前的(2.83±1.05)、(5.20±2.20)、(2.57±0.9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80.97±3.32)、(82.13±2.71)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6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87±4.56)、(65.97±4.25)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3.73±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5.91±12.61)、(62.53±15.4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4.72±11.23)、(44.86±11.64)分,实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痛患者中应用中西药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接受综合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中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疼痛表情刻度、生化指标、骨密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表情刻度、生化指标、骨密度、治疗效果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痛患者给予中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对机体损伤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