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化疗药物M期阻滞剂长春花碱(vinblastine,VLS)对MOLT-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产生的生物学影响并分析其意义。0.05μg/ml的VLS诱导MOLT-4细胞0-12小时产生M期细胞阻滞和/或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DNA直方图和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采用阻滞增长率、阻滞效率、凋亡率及形态学指标分析阻滞前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胞阻滞可不伴随有凋亡率的显著增加;细胞阻滞的流式DNA直方图呈时间依赖的细胞周期分布动态改变,阻滞程度可量化;M期阻滞伴随有S期细胞堆栈;阻滞后细胞增殖率减低;M期阻滞细胞具有特征性细胞分裂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长春花碱能单独诱导MOLT-4细胞M期阻滞,M期细胞阻滞的流式细胞检测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细胞阻滞与凋亡、检测点机制和抗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性,22岁。因大量便血1h入院。入院时病人处于休克状态,血压70/30mmHg。经输血及输液后休克好转。于次日行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未见出血。诊断为小肠出血。入院后第3d,病人再次大量便血,血压下降至80/40mmHg,血红蛋白51g/L。经补液、输血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靠近回盲部的回肠明显积血,积血肠段长约100cm,但未见明显的小肠病变。将积血挤入结肠后,在距回盲部110cm处切开回肠壁,插入大肠镜探查可疑出血肠段,见距回盲部约70cm处有一凝血块附着肠壁。移去凝血块即见肠壁内有一出血点,为动脉出血,直径约1mm。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对直径<3cm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治疗直径<3cm肝细胞癌33例,共37个结节。观察其局部灭活效果、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治疗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肿瘤完全固化灭活率97.3%。微波治疗对机体的影响轻。治疗后12例复发,均为异位复发。结论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对直径<3cm小肝癌可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而且对机体的影响小,可望成为根治性治疗小肝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MSC和T细胞;电镜观察MSC和T细胞共同培养时的相互作用;检测MSC对T细胞表面分子CD54,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PDL)-1,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MHC—II表达的影响。结果MSC与T细胞共培养时,大量MSC和T细胞连接在一起:T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率:离体实验一买验组:CD54:(66.0±1.3)%;PDL-1:(61.0±19)%,MHC-I:(23.4±3.4)%,MHC-II:(27.5±1.2)%;对照组:CD54:(52.1±2.0)%,PDL-1:(42.1±2.0)%,MHC-I:(19.5±3.0)%,MHC-II:(9.2±0.8)%;在体实验一实验组:CD54:(59.0±2.6)%;PDL-l:(57.4±2.4)%;MHC-I:(22.6±2.7)%;MHC-II:(22.4±2.0)%;对照组:CD54:(51.5±1.0)%,PDL-1:(50.0±3.3)%,MHC-I:(18.1±1.5)%,MHC-II:(9.7±0.6)%。结论MSC与T细胞相互接触后促进T细胞表达CD54,PDL-1,MHc-I,MHC-II,这可能在MSC对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MSC和T细胞;电镜观察MSC和T细胞共同培养时的相互作用;检测MSC对T细胞表面分子CD54,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PDL)-1,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MHC-II表达的影响。结果 MSC与T细胞共培养时,大量MSC和T细胞连接在一起;T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率:离体实验—实验组:CD54:(66.0±1.3)%;PDL-1:(61.0±1.9)%,MHC-I:(23.4±3.4)%,MHC-II:(27.5±1.2)%;对照组:CD54:(52.1±2.0)%,PDL-1:(42.1±2.0)%,MHC-I:(19.5±3.0)%,MHC-II:(9.2±0.8)%;在体实验—实验组:CD54:(59.0±2.6)%;PDL-1:(57.4±2.4)%;MHC-I:(22.6±2.7)%;MHC-II:(22.4±2.0)%;对照组:CD54:(51.5±1.0)%,PDL-1:(50.0±3.3)%,MHC-I:(18.1±1.5)%,MHC-II:(9.7±0.6)%。结论 MSC与T细胞相互接触后促进T细胞表达CD54,PDL-1,MHC-I,MHC-II,这可能在MSC对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抗癌药物在细胞周期G2期和M期作用位点的鉴别方法。用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刺的甲安吖啶(m—AMSA)和长春花碱(VBL),分别诱导MOLT-4细胞产生细胞G2期和M期阻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直方图含量变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阻滞后细胞形态,并寻找上述两种药物诱导阻滞成功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有检测显示,诱导阻滞成功的MOLT-4细胞均表现为G2/M峰增高,但仅凭流式细胞术单独检测无法判别两者差异。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甲安吖啶诱导G2期阻滞的细胞呈现G2期形态特征,VBL诱导M期阻滞的细胞呈现M期形态特征,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学的观察有助于区分两者的差异。因此,在流式细胞术验证诱导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助于鉴别G2和M期的阻滞剂。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是判别抗癌药物的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剂类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 ,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转为正常 ,卵磷脂小体回升 ,但部分患者仍存在会阴部、腹股沟、下腹部等胀痛不适 ,称之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遗症状。前列腺痛临床症状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遗症状相似 ,我们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对上述两类患者拟加味前列腺方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遗症状组 (A组 ) ,6 2例 ,年龄 19岁~ 43岁 ,病程 9个月~ 3年。前列腺痛组 (B组 ) ,30例 ,年龄 17岁~ 39岁 ,病程 1 5年~ 4年。2 诊断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中细胞周期常规分析方法的误区和潜在的合理分析方法。方法:设立空白对照,观察MOLT-4细胞经0.1μmol·L-1喜树碱诱导细胞周期阻滞7h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并从常规DNA直方图分析法(方法一)和本实验意外发现的方法(方法二)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评价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结果:方法一分析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G0/G1期、S期和G2/M期分别为(65.42±4.73)%、(25.01±2.58)%、(9.57±1.96)%,方法二分析结果分别为(31.51±2.13)%、(59.32±5.92)%、(9.17±1.61)%。两种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n=8,P<0.01)。结论:流式细胞术常规细胞周期分析方法存在严重的误区。一种新的基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标志物的定量技术或形态学方法应用于细胞周期的分析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主要术式,但近几年来,随着对胆囊生理功能进一步研究以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不良影响的大宗病例随访观察,国内不少学者开展了对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行保留胆囊取石术[1-2],2006~2011年我们在腹腔镜下应用研发的专利产品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方法腹腔镜及胆道镜配合,42例胆道结石患者均常规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放T管引流术(LCTD);22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不放T管一期缝合术。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8分钟,取出0.2~2.4cm结石1~40枚。除2例术后出现胆瘘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项可靠、安全的微创技术,此方法大大优于传统开腹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