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由多因素共同诱发的视网膜黄斑区改变,基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M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长期玻璃体内治疗相关的治疗负担,提高临床适应性。尽管已取得多项成果,但基因疗法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药物的临床试验仍处于研究阶段。通过整理近10年以来AMD的相关靶点治疗产品的药理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靶点或新载体进行分类,结合已取得的临床试验结果,评估基因治疗AMD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以期对于AMD相关靶点、治疗技术创新与载体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一种复杂的眼科疾病,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丢失和视神经损伤而导致视觉受损.目前导致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青光眼动物模型对于更好地研究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损伤机制及治疗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尚无完全模拟人类青光眼的理想动物模型.本文将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常见青光眼动物模型进行综述,并就动物模型与人体青光...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的防治一直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还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构建及选择合适的白内障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白内障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筛选和评价防治白内障药物的有效手段。因此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工诱导性和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构建方式、特点及在药物评价研究发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总结基于不同药理机制的抗白内障药物研究进展,提出目前应增加晶状体聚集蛋白溶解药物的发现,以期推动白内障药物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