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患儿应用盐酸纳美芬血清中强啡肽的变化,评估盐酸纳美芬对儿童心肺复苏后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心肺复苏后患儿4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降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测定血清强啡肽的含量,同时记录患儿心率、呼吸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儿血清强啡肽含量为(915.45±195.63) pg/mL,对照组患儿血清强啡肽含量为(962.32±220.71) 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强啡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血清强啡肽含量为(807.06±155.90) pg/mL,对照组血清强啡肽含量为(1105.04±224.7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3、7天治疗组血清强啡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且治疗组心率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脑部影像学及脑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纳美芬可降低心肺复苏后患儿血清强啡肽水平,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降低心肺复苏后患儿心率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观察小鼠免疫性冠状动脉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动态变化,以模拟川崎病(KD)冠状动脉炎相应的内皮细胞及线粒体改变。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连续5 d予腹腔注射白色念珠菌水溶物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末次注射后24 h、3 d、7 d、14 d及28 d,每组取6只小鼠处死,取血检测部分血常规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脏及冠状动脉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实验组小鼠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值,血浆IL-6、TNF-α水平,在注射后3 d、7 d时升高(P均0.05)。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学在初期(3 d)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中期(14 d)后出现弹力纤维断裂、血管瘤形成。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在初中期(24 h、3 d、7 d、14 d)表现为肿胀、空泡样变,数量减少,嵴模糊,电子密度降低。结论构建的小鼠模型能够模拟出与人KD相似的免疫性冠状动脉炎特征,提示内皮细胞线粒体参与免疫性冠状动脉炎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