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叶渊文  潘琴  李飞飞  陈玲珑 《浙江医学》2022,44(16):1773-1776
目的探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评估基础疾病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MIMIC-IV)中脓毒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院内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校正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后比较组间ACCI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CI与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MIMIC-IV数据库共计35010例脓毒症患者,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828对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ACCI分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ACCI分值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逐渐增加。ACCI最佳截断值为7.5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CCI分值升高是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OR=1.524,95%CI:1.389~1.672,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基础疾病会影响疾病预后,且ACCI分值越大,院内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的表达意义,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作为EMs异位内膜组,对应的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EMs在位内膜组,另选择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组。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蛋白表达情况和Rac1、Cdc4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正常组,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超微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异常改变,以细胞核、细胞器形态结构异常最为明显。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减少,且组织中存在Rac1、Cdc42大量表达,其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转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潘琴 《当代护士》2004,(6):45-46
当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时,内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对有些肿瘤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肿瘤化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会引起各种毒副作用.有文献报道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1],其中长春碱类、蒽环类、烷化剂等药物,可致渗出性坏死及(或)疱疹,是临床护士所面对的最严重的皮肤并发症之一,近半年来在我们使用盖诺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因药液外渗发生局部皮肤坏死,经对症处理使皮肤修复良好,无疤痕遗留,关节活动正常.现将其中典型病例的治疗护理过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湖州市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二个社区、二个自然村 ,参照《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法手册》对样本单位≥ 15岁的自然人群 10 2 8人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高血压粗率 32 2 0 % ,标化患病率 2 2 0 7% (按照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标化 ,下同 )。城市大于农村 (P <0 0 1)。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 ,35~ 4 0岁以后上升幅度更大 ,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及甘油三脂升高、尿酸增高、体重指数增高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湖州市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患病率从 1990年的 9.4 2 % (标化率 4 5 8% )上升到 2 0 0 3年 32 2 0 % (标化率 2 2 0 7% ) ,上升明显 ,与其超重、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家族史等有关。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提示我市应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 ,抑制其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5.
潘琴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194-2197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胸腔注入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50 m L加入20 m L生理盐水,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胸腔注入甘露聚糖肽注射液,80 m L加入20 m L生理盐水,1次/周。两组患者均经过4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胸水指标和KP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4.10%和84.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有效降低癌胚抗原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和分析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胸腺肽α1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脑缺血相关新蛋白KIAA0280被特异性沉默后对正常神经元和缺氧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培养至5~7 d的神经元,经由密闭容器引起缺氧诱导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RNAi技术封闭KIAA0280的表达,观察该基因被封闭后对正常神经元的生长以及缺氧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脂质体转染KIAA0280基因特异性siRNA12、24 h后对正常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缺氧4、8 h,发现RNAi组的神经元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比对照组对缺氧更加敏感,更易受损伤。结论KIAA0280对正常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对缺氧诱导凋亡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应用新鲜人肠癌组织块,在免疫力正常小鼠(BALB/C纯系小鼠)肾包膜下进行异体移植的方法。观察手术及术后第6、8、10、12、15天时移植物体积大小。结果:5例肠癌32个移植物均移植成功,术后第6、8天移植物呈阳性生长,术后第8天移植物体积达最大值,后渐缩小。术后第8天平均体积较手术时增大了7.25个镜下单位(X-±Sx-7.25±0.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母细胞细胞数量和浓度,评估移植后骨痂形成的数量及临床愈合率。方法在40例无感染的萎缩性胫骨骨不连患者双侧骼嵴前部吸取骨髓后,经细胞分离器进行浓缩,然后注入骨折断端。每个骨折部位均注入20cm^3的浓缩骨髓。其母细胞数量通过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仪来测定。其形成的矿化骨的数量通过CT扫描与注射后4个月复查的CT扫描结果之间的比较来确定。结果每例骨不连部位注入的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平均为51&#215;10^3。40例中有33例骨折愈合,愈合组患者注入的骨髓母细胞都在1500个/cm^3以上,平均含母细胞数为(54962&#177;17431)个。然而在7例仍然无法愈合的病例中,注入的骨髓母细胞浓度为(634&#177;187)个/cm^3,细胞的总数量为(19324&#177;6843)个,与愈合组相比不愈合组的细胞浓度和数量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1”)。4个月后CT显示矿化的骨痂数量为08~5.3cm^3(平均3.1cm^3)。统计学结果显示矿化骨痂的数量和纤维母细胞集落单位的数量及浓度均呈正相关(分别为“P=0.04”,“P=0.01”)。而愈合时间和纤维母细胞集落单位的浓度呈负相关(“P=0.04”)。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冶疗胫骨骨干萎缩性骨不连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然而,其有效性与移植骨髓中母细胞的数量有关,自髂嵴获取的骨髓如果不经过浓缩处理,其母细胞数量并不能达到治疗骨不连的理想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