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目的:探讨黏蛋白2(MUC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8例胃癌黏膜组织作为实验组,另取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UC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相关性。结果:根据Laur6n分型,肠型胃癌中MUC:阳性表达率为57.9%,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0.0%:E—cadherin在肠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5.8%,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0%,二者两型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和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UC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尿路上皮癌中p53、PCNA、Ki67表达差异。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53、PCNA、Ki67在尿路上皮癌石蜡组织标本46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石蜡组织标本32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53、PCNA、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P〈0.01),而弱阳性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PCNA、Ki67在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蛋白表达存在较大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阴道流出物和官腔刮出物作为送检标本,来诊断子宫内膜疾病,在病理科所检查的标本中,占很大的比例。然而要想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需要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密切配  相似文献   
4.
我们根据Nardehstrom设计螺旋活检针的原理,自制肿瘤穿刺针,并改进了肿瘤穿刺方法,2年来在肿瘤门诊和肿瘤普查中,共穿刺各种肿瘤和瘤样肿块352例,除体表及乳腺的肿块外尚做了少数肺穿和肝穿,效果较为满意,具体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一、穿刺针制作:由于穿刺各种肿瘤深度不同,穿刺针可制成长短不同规格,粗细以不超过0.6mm为宜,短者可用12号注射针头,长者可用18号腰麻针头或12号硬膜外穿刺针头代替,每个针头要配制二个粗细相应的针芯(系1号和2号)1号针芯每选定针头长度一致,其作用是避免穿刺时将局部皮肤塞入针头内,影响标本获得.2号针芯长度要比选定针头长0.5cm左右.在其针芯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因右乳房肿痛一周,于1980年2月6日入院。一周前自觉右乳房肿痛,并伴发冷发烧,周身不适,曾接受青霉素治疗一周,自觉无明显好转。检查: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10/80毫米汞柱,右乳房肿胀,以乳晕下最明显,局部红肿热,压痛显著,无波动。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化验:白细胞14800,中性84%,淋巴16%。入院后第3天发现局部波动明显,故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脓汁约300毫升,术后体温下降,周身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和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NCH蛋白的表达。结果:PINCH蛋白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73.1%(38/52),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0/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mBlotting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PINCH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提示PINCH蛋白可作一个肿瘤相关间质的标志物来猜测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合成拟除虫菊酯发源于天然除虫菊花(chrysanthemum cinerariaefolium)的有效杀虫成份。溴氰菊酯是近年合成的除虫菊酯类农药中的一种,产于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本文9例患者所误服的药剂即是本品,现结合动物实验结果一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36岁、住院号1647,因闭经40余天,阴道淋漓流血30余天入院。早孕反应不明显。生育史:孕1产1,末次妊娠为10年前。体格检查:T37℃、P76/min、BP146/92kPa,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内血染,宫颈...  相似文献   
9.
读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第27卷第3期第225页《CD34在肝细胞癌血窦中的表达》一文,受益匪浅,但笔者对其讨论的内容,尚持有不同看法,愿意提出来与作者商椎。1作者在讨论中所言:“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肝细胞癌血窦均表现CD34阳性反应,尤其在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3岁。妊娠8个月初产妇。该患骑自行车与他人相撞后,第二天觉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入院。体检:T37℃,P90次/分,Bp80/60mmHg。神志清,精神萎糜,面色苍白,因腹痛呻吟不止,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子宫呈强直收缩状态,胎位查不清,胎心听不到。内诊:阴道少量流血,宫口开大8cm,枕先露,胎胞已形成。入院诊断:孕8个月早产,胎盘早剥待除外。入院半小时后,自然娩出一男死婴(新生儿发育未见异常)。5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见胎盘母体面近中央处有5×6cm的陈旧压痕。产后因阴道持续流血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经吸氧、肌注宫缩剂、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休克治疗不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