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吴茱萸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普瑞巴林组(P组)、吴茱萸碱组(Q组)和普瑞巴林-吴茱萸碱复合物(F组)。大鼠暴露左侧L5脊神经并结扎,建立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组大鼠暴露左侧L5脊神经,但不结扎。建立SNL模型7 d后P组腹腔注射普瑞巴林(5 mg/kg),Q组腹腔注射吴茱萸碱注射液(5 mg/kg),F组腹腔注射普瑞巴林-吴茱萸碱复合物(5 mg/kg),S和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连续给药7 d,观察测量大鼠神经损伤侧的疼痛行为学的变化。给药7 d后取主动脉血3 m L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T细胞分化群4(CD4~+)、T细胞分化群8(CD8~+)的水平。结果:模型制成后S组大鼠活动如常,其它四组大鼠SNL 1周后,步态及姿势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P组、Q组、F组三组动物SNL第10天开始,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尤其F组症状表现轻微。给药7 d后C组TNF-α为(101.75±15.46)μg/L、IL-6为(32.98±6.64)μg/L、NE为(78.14±4.38)pg/mL、5-HT为(6.21±1.87)μmol/L,较S组TNF-α[(55.14±13.28)μg/L]、IL-6[(18.16±5.98)μg/L]、NE[(23.65±2.21)pg/mL]、5-HT[(1.89±0.76)μmol/L]显著升高(P0.01);F组TNF-α为(68.54±17.65)μg/L、IL-6为(20.21±4.23)μg/L、NE为(33.08±3.85)pg/mL、5-HT为(2.64±1.38)μmol/L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7 d后C组CD4~+为(16.43±1.68)ng/mL、CD8~+为(11.26±2.31)ng/mL较S组CD4~+[(25.28±1.56)ng/mL]、CD8~+[(14.05±2.45)ng/mL]显著降低(P0.01);F组CD4~+为(32.45±3.45)ng/mL、CD8~+(21.47±1.08)ng/mL较C组升高(P0.01或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吴茱英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较好的协同镇痛作用,优于各自单独使用;两者合用能够使神经病理性疼痛家兔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并能延缓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60minD组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C组静脉微泵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 D组躁动明显低于C组(P<0.01);D组患者术后1h的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而C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高于D组相应时点值(P<0.01或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地佐辛组(D组)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组(YD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D 组地佐辛5 mg加罗哌卡因200 mg ,YD组右美托咪定80μg加地佐辛5 mg加罗哌卡因200 mg ,观察术后4 h、8 h、12 h、24 h、36 h 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YD组在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Ramsay评分均高于D组(P<0.05),PCA按压次数少于D组(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嗜睡1例,YD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嗜睡3例(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提供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于术前24h内行心理干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并于手术切皮前切口内注射0.375%罗哌卡因30mL,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静脉自控镇痛);B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结果:A组患者于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1),BCS舒适状态评分高于B组(P〈0.05),48h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和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优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10min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0.4/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2)、拔管即刻(T1)、拔管后5rain(T1)、10min(T4)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I.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30rain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游敏吉  翁晓华  代虹  吴继敏  刘志平 《浙江医学》2023,45(23):2526-2530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递质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DPE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镇痛前、镇痛30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产妇分娩情况;分娩前和分娩24h产妇疼痛递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应激反应指标[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前宫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30min、宫口开全和分娩宫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镇痛持续时间、自然分娩率及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24h血清PGE2、SP、NE、Cor和ACTH水平均高于分娩前(均P<0.05),观察组分娩后24h血清PGE2、SP、NE、Cor和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DPE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可抑制疼痛递质释放,减轻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10 min静脉注射,后持续静脉泵注0.2 μg/(kg·h)维持至术毕前30 min;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h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 试验组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 h的TNF-a为(25.3±6.5、30.3±7.5、29.3±6.9)pg/ml,IL-6为(27.1±7.4、31.3±8.5、26.3±6.2)pg/ml,IL-8为(10.3±5.5、11.2±5.8、17.4±6.9)pg/ml;较对照组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 h的TNF-a(30.9±7.7、37.3±8.9、35.3±8.2)pg/ml,IL-6(33.3±8.5、36.3±9.5、31.2±8.1)pg/ml,IL-8(14.3±6.3、15.3±6.5、25.5±8.5)pg/ml,IL-10(31.3±11.5、36.3±13.5、42.3±13.5)pg/ml均明显降低;而IL-10(41.3±12.4、48.3±14.6、55.3±14.8)pg/ml,较对照组IL-10(31.3±11.5、36.3±13.5、42.3±13.7)pg/ml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减轻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同时,也能抑制颅脑手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诱导,对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围术期血动学及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20),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min注完);B组:采用喉罩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式输注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法应用右美托咪定;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C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记录四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或插喉罩即刻(T2)、气腹并改变体位后30min(T3)、气管拔管或拔喉罩即刻(T4)时血压(BP)、心率(HR)、眼内压(IOP)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A组、C组患者MBP、HR和四组患者IOP明显降低(P<0.01或P<0.05),T2~T4时D组患者MBP、HR、IOP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A组比较,T2~T4时B、C、D组患者MBP、HR、IOP明显增高(P<0.01或P<0.05)。A组患者高血压、高眼压发生率低于B、C、D组(P<0.01),其中B、C组低于D组(P<0.01或P<0.05);B、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A、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稳定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围术期血动学与眼内压,不延迟苏醒,尤其应用喉罩下情况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死率高达42%,而血压波动是导致动脉瘤破裂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要求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除有镇静、抗焦虑和止痛作用外,还具有增强围术期心血管稳定性、不抑制呼吸、可唤醒等作用[1]。本研究旨观察右美托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6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μg/kg、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30min。于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3、5、10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手术麻醉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围拔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数值和血浆E、NE、COR、GLU、LAC浓度均比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D1组、D2组比较,C组的MAP、HR、E、NE、COR、GLU、LAC明显增高(P<0.01或P<0.05);D2组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1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气管拔管期引起的应激反应,以0.5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